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沈坤林:从代课教师到特级教师的华丽蜕变

2014年08月05日 08:27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撰稿 钟淑婷
 

  “特级教师”这一称谓意味着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这是一种荣誉,也是对教师工作的极大肯定。桐乡第一中学语文老师沈坤林正是这样一位老师:从教30多年,凭借着过人的勤奋、踏实,还有对教师修炼的持续倡导和积极实践,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代课老师蜕变为省特级教师。

 

  乐在其中的纯粹追求者

 

  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沈坤林老师发言的题目就是“投入是硬道理”。

 

  “投入,才能追求;投入,才有修炼。”他经常这样说,并且也是这样在做。1980年师范毕业后,沈坤林被分配到原南日公社中心校下面的一个教学点——晏城初中。当时的学校只有五个班级、一个教师办公室,放学后只有沈坤林一人留在学校,那里只有一间放下一只竹榻的平房栖身,没有电视,没有电话。写备课笔记、批改作业、读书,成了他唯一可做的事情。

 

  沈坤林告诉笔者,虽然当时的条件艰苦,他至今依然感激那几年的教学生涯,所以每当现在听到有青年教师抱怨自己的学校时,他常这样说:“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必然要有全身心的投入,只有一番投入的修炼,才能渐渐离‘教师’这一称号越来越近。”

 

  持之以恒的有效学习者

 

  教书育人,是一门学问。作为纯粹的追求者,沈坤林最欣赏清代戏曲家唐英的一副律己联:“未能随俗唯求己,除却读书都让人。”首先因为读书,使他同时成为一名持之以恒的有效学习者,在博采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

 

  为了真正提高博采的效果,沈坤林把观察、研读与写作结合起来。2013年暑假的一天,从早晨6点35分开始,到晚上6点40分,沈坤林做了一件“傻事”:一边观看著名特级老师王君上的《老王》课堂录像,一边把它转换成文字实录。第二天又是整整一天,做了王君老师上的《纪念白求恩》一课的文字实录。在其后几天,他进一步研读文字实录,写成了多篇借鉴、评述性的文章,如《做真实的自己——我为什么喜欢读王君(1)》、《寻找自己的精神导师——我为什么喜欢读王君(2)》等系列文章。

 

  有人对沈坤林说,关于《老王》,你已在《语文学习》等发表过几篇较长的细读文章;也有人对沈老师说,你已是特级教师了,还那么做干什么。他笑笑:我喜欢。

 

  实践智慧的主动探索者

 

  沈坤林老师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自觉学习者,但他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模仿者。沈坤林最大特点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沈坤林抓住了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抓住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虽然大家都知道语文无非就是听说读写,但在沈坤林看来,每一堂课、每一天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学生在听说读写上的提升与突破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沈坤林30多年来一直坚持让学生“写”——在初中引导学生写“每日200字”,在高中引导学生写“每日思考”。“不论是‘每日200字’还是‘每日思考’,其创新点都在于重视写的心理性引领。”沈坤林告诉笔者,这不同于学生从小就写习惯也写俗套的“日记”“周记”,而是取材于眼见耳闻,事情不一定大,重在“思”;突出综合性,把写的练习与其他的常规作业和日常阅读观察等结合起来,不再是繁琐的单项性操作训练,而是可以起到综合的训练效果。

 

  青年教师的积极引领者

 

  2011年,由嘉兴特级教师协会、嘉兴教育学院授牌的嘉兴市首批十个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沈坤林(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列其中。来自嘉兴一中、平湖中学等几所学校的13名老师成为工作室的首批学员。

 

  去年,该工作室学员奚素文获得浙江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而在此前的课堂打磨中,在沈坤林的耐心指导下,奚素文从比赛内容《〈论语〉选读》出发,反复研读了每一个单元,精心设计每一课,在嘉兴一中、嘉兴高级中学和桐乡一中开设了10多次公开课,在与学生和听课老师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启示。“这样一堂课磨下来,其价值远不止在获奖。”奚素文说。

 

  因为修炼,工作室成员的发展是明显的。蒋雅云和金中两位老师在嘉兴市第四批名教师评比中顺利通过复评,曹爱琴和石斌两位老师被新评为嘉兴市第四批名教师。

 

  在西南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等培训讲座中,沈坤林都喜欢用这样的话来作结语:我不完美,但我寻求改变。

 

  我不完美,但我寻求改变,这或许是沈坤林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的最朴实而最根本的体验。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