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清在制作茧画。
对桐乡人而言,蚕茧可不陌生,但要说在蚕茧上作画,通过艺术加工将其变成精美的工艺品,无疑是一件稀奇事。
这个人,就是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的美术老师陈建清。
当桐乡蓝印花布被其他很多地方视为当地特色工艺品时,陈建清觉得,桐乡似乎缺少了一种只属于当地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闪现:茧上作画。“当时我就想,如果能将蚕茧做成工艺品,那一定会比蓝印花布更具有地方特色。”
因着这样的想法,2006年起,陈建清开始钻研蚕茧艺术。8年间,他一次次改变蚕茧艺术的加工方法,唯一没变的是对每一颗蚕茧的精挑细选。“一定要挑选个头差不多的蚕茧,这样做出来的工艺品才大小一致,更加美观。”陈建清说。这样严苛的挑选,每100公斤蚕茧中,最多只有20公斤符合其要求。
如何处理蚕茧里的蛹和给蚕茧均匀上色,是陈建清初时遇到的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他利用节假日,多次跑到上海一家化工厂,向那里的技术人员请教,半年后,这两个问题终于被一一化解,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而且蚕茧表面色泽均匀。
在有弧度且不太光滑的蚕茧表面作画,不是件简单的事。起初,陈建清创作的茧画大多是京剧脸谱、花草等简单的图案,通过年复一年不断积累经验,如今,陈建清的茧画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吉祥图腾、江南景致,丰子恺的漫画也被其搬上了茧子。
不仅如此,陈建清还在学校里开设了茧画课程。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茧画。2013年12月,陈建清受上海协和国际双语学校冬季文化集市组委会邀请,到上海开展茧画艺术的交流及传递活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现在,陈建清最大的心愿是,借桐乡大力发展旅游的“东风”,让茧画面市,让更多的人了解茧画、喜欢茧画。
但要让茧画面市,仅靠他一人手工一个个绘制,显然是不行的。为此,陈建清联系了多家专业机构,想通过科技手段来提升茧画的产量。
陈建清说,除了茧画,他现在还掌握了“茧屏”技术,就是通过一颗颗蚕茧,拼成一幅大型的完整画面,利用LED灯将其点亮,这样的“茧屏”不仅可以观赏,还能作为大型晚会的舞台背景。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