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崇福!
您当前的位置 :桐乡新闻网 > 崇福镇 > 崇福新闻 正文

皮草村的田园回归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沈怡华   编辑: 谢伟锋    2015年01月16日 08:39

  冬已走入最深处,一场久违的冬雨,让村庄陷入了萧瑟和寂静中。这样的寂静,多少与村庄的产业相关。

   东安村,偏崇福西南角,北濒京杭运河,是旧时热闹的上市区块的重要部分。1200多户人家,近七八成从事皮草生意。过早的商业积淀,使村庄多了更多现代化气息。

   眼下正是这个村庄最忙碌的时候,下雨的清晨,我们的车在宽敞的村路上孤独前行。寂静似乎更适应去聆听这个村的往事春秋。

  不忘来时之路

   东安成为一个村也就这10来年的时间,但名字一直就有,旧时在辖区有个“东庵丘庙”,叫着叫着就成了“东安”。以庙为名似是村里的习惯。上世纪80年代,东安只是上市乡的一个村,直到1998年撤乡建制,东安被划归崇福镇。2000年,东安、火炬、新浜三村合并,称东安村。

   我们想看看这个村,东安村工作人员小沈有些不解:“都忙着厂里的事,路上没人的,而且村里也没啥古迹。”“那咱们就看看这个村的‘新’。”

   车子沿着村委会向南驶去,印证了小沈的话。潮湿的路上鲜有行人,收起了上一季稻谷的田里同样空旷,些许春花泛出的绿倒点缀着这个萧瑟的冬日。曾经“田蚕养人”的劳作模式在这个村里已不复存在。

   “这些年,村里能流转的土地都流转了,承包给大户种田种瓜。”不远处,几十亩的田里立起一个个半圆形的木架子,煞是有趣。再过上半年,这里就会瓜果飘香。

   不种田,村里人只安心做一件事——皮草生意。1200多户人家,七八成农户从事皮草及其相关产业。

   在村民的口中,东安村人的基因里一直跃动着“不安分”的心。有民谚称“东贩木头西贩纸,新浜人卖梨子,东安人扒螺丝”,多少透露出当地人思变求新。

   1980年代后,皮草业开始在这个村崛起,从最开始的皮草“开洞”到现在形成了一个产业,汇聚大大小小的老板多达千人。

   产业繁荣也带动了乡村的富庶。车子一路行驶,村的模样越来越清晰。与其说这是一个村,倒不如说是一个小镇。精致的小洋楼、集贸市场的老板们寒暄着、农民公园洁净古朴。小沈说,2009年,随着村里实施新社区建设,该配备的村里都有了。

   农民公园被蜿蜒的油车桥港环绕,河中停着一艘弃用的货船,似在诉说着过去的时光。大戏台是公园的主角,可以想像到逢年过节这里热闹喧天。赚了钱,皮草老板会轮流叫来唱戏班子,连唱几天,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弥漫的是满满的邻里乡情。

   村里有个奇怪的现象,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会筑上弯弯的水榭长廊。亲水,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

  村里的人情味

   和别的村相比,现代化是东安村的一个特色。村子几经变迁,鲜见老物件,即便村里的老人也很难说得出更多有关村的历史传说。

   村里有个自然村民组叫陈家赦。“赦”就是免除的意思。这个名字,相传还与乾隆相关。

   有一家姓陈的农民,只有夫妻两人,生活清贫。后来,丈夫去世。这一带的风俗,人死后过七至十二天要“接山”,就是拜请神灵并请亲戚吃两餐。可这户人家无钱“接山”,农妇急得痛哭起来,正巧碰到下江南的乾隆皇帝。

   乾隆了解情况后说:“既然如此贫困,就不要‘接山’了!”因皇帝说不用“接山”,所以从此这个村上死了人就不再“接山”了,这一风俗被皇帝赦免了。

   习俗被赦免了,但村民间的质朴感情仍在。

   在戏台的边侧有个“三伯伯”调解室。“三伯伯”只是个代号,村里几个热心老人组成一个调解队,村里做生意的多,各种纠纷也多。但只要到了这房间,成见偏执放下,出门都和和气气。

   一屋子的老人,人手一个茶壶,乐呵呵地自来熟,这或许才是隐匿在这个寂静村子后面的本色——人情味。言谈间,“三伯伯”们对这个村的爱和关注溢满了整间屋。“早先年,有些人半夜烧皮草废料,弄得乌烟瘴气,水也黑臭,现在大家都讲究了,环境也好了,水的变化最明显。”在祝夏毛眼里,要珍惜眼下的富庶,更不能忘了来时之路。

   其实在更早时,村里的农户以收废纸为生,开着轮船到江苏等地跑。曾经的艰苦让东安村人有了坚韧的性格。

  现代与传统相得益彰

   走在村里,随处能感受到各种城镇化的印记,路都有指向明确的路牌。雄达路、大众路……小沈说,路牌名都是企业名,因为村里不少企业主乐善好施,修路助学,以企业名为路名也是对企业主的肯定。

   村的最南端是鸽子浜组,除了鳞次栉比的皮草企业,还有个藏在深闺的国家AA级旅游景区叫“森利园”,如村里人畅想的新家园一般:春有菜花满地金,夏有桑禾满眼青,秋有菊花似雪浪,冬有麦苗如绿茵,还有一幢幢别墅式的农家小楼点缀其间。

   公园是村里皮草老板吕先生投资建设的。走入公园,仿佛踏入微缩版的梵音境地,高几米的佛像俯瞰众人,墙壁绘着生动的佛教故事。看得出,吕先生是位虔诚的佛教信徒。

   一条人工湖贯穿园中,一只灰鹅扑棱翅膀。无论凉亭长廊,还是木秋千青石路,江南园林的雅致扑面而来。数量众多的名贵珍稀树种和树艺盆景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不过比这更吸引人的是,一夜冷风后,墙脚金黄的腊梅挂上枝头,为这萧瑟的冬日平添了生气。

   村里人爱听戏唱戏,一个戏台俨然不够用。“森利园”对面还有个小戏台,广播里轮番播放着越剧选段。绕着戏台的是二十四孝石雕像,或许是要让人们谨记,勿忘祖先美德。

   崇德尚贤是这个村一以贯之的传统。随处问问,家中有90多岁长辈的不在少数,这是家族的福气。

   安逸富庶的生活,让村里的老人总能找到各自的小世界。80多岁的徐老太,放着最经典的越剧《五女拜寿》,虽然录音机音质不太好,但老人听得很入神,丝毫不理会我们这些不速之客。69岁的汪阿婆看着进村来的游人、生意人,自顾自筛选着面前的菜籽,哗哗作响,很是起劲。

   他们的生活与这座“现代村”毫无违和感,倒有点相映成趣。缺了对方,仿佛缺了灵魂。

   下了一早上的雨渐渐停了,走累了,我们跟着一位老人到屋檐下歇息。广播里响起越剧唱段《沙漠王子》,老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起身说:“该吃中饭了,你们也快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