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认真研读31号文件加快推进桐乡旅游大县建设步伐

2014年09月18日 08:45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桐乡市委常委、副市长 徐云松

  我的学习交流汇报分两个部分:一是我对31号文件的理解;二是我对桐乡旅游发展现实工作的思考,即我们这一届政府在2014年至2016年,旅游大县建设该做哪些工作?

 

  一、关于31号文件

 

  2009年后,我国政府对旅游更加重视。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即国发【41】文件。这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发布的第二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文件,这个文件在旅游界影响非常大。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国民休闲质量显著提高。

 

  2013年10月人大颁布了旅游根本法——《旅游法》。

 

  2014年春节期间,汪洋副总理提出旅游发展的“三个观”:政府对旅游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府要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旅游消费观,企业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观。

 

  2014年8月9日,国务院发布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可以看出,2009年以后,以国发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旅游的文件非常密集。统计了一下,改革开放以后,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关于旅游发展的文件一共有13个,进入21世纪以后有3个。据我所知,这次31号文件的标题是李克强总理亲自拟定的,7月2日,国务院第53次常务会议还进行了专题研究。

 

  为什么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政府对旅游越来越重视?在我看来,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

 

  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

 

  2.旅游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市场化水平和开放程度高,综合带动作用大,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3.国家领导人更加重视:习总书记、李总理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强调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旺、乘数效应大、发展前景好,要制定过硬政策措施,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培育旅游新的消费增长点。

 

  从浙江省层面上看,浙江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模范生”。如果拿浙江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实体,其经济发展已在全球排名第24位,这非常了不得。2013年,浙江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这意味着浙江即将迈入现代化国家的门槛(一般认为,现代化的门槛是人均12000美元),而全国人均GDP仅为6700美元;浙江的城市化率已超过62%,而全国仅为52%;浙江经济质量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是最好的,各项指标远远领先其他省份。

 

  就浙江来说,“先行先试”是其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浙江地方党政一把手理念是否领先、是否敢干敢闯的一块重要试金石。

 

  这次的31号文件,和之前旅游业的文件相比,可以用三个“更加”来概括它的特征:各项举措和要求更加“明朗”、更加“明确”、更加“务实”。

 

  二、桐乡如何贯彻落实31号文件

 

  (一)正确认识桐乡旅游:桐乡旅游醒得早,做得早,但短板也非常明显

 

  醒得早、做得早主要表现在乌镇古镇旅游开发上,成就很大,在全国独树一帜。可以说,桐乡在过去十多年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成了不少县(市)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一件事,那就是做成了一个旅游的“月亮”——乌镇旅游,这是我们的成绩。但是,光看到成绩就不会进步,就不会发展。桐乡旅游的问题是什么呢?除了古镇旅游外,基本没有其它业态,也就是我们只有“月亮”,“星星”却很少,这导致旅游溢出效应或者说综合带动效应大大减弱。举例来说,购物旅游有义乌、海宁,乡村旅游有遂昌、淳安、桐庐、安吉、长兴、德清,农业旅游有上虞、遂昌、武义,工业旅游有新昌、嘉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有丽水、衢州,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有龙泉,还有“无中生有”发展旅游的示范县萧山、东阳等,应该说各有各的长处。

 

  (二)桐乡旅游要做得更好,齐心协力,推进产品(项目)建设

 

  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本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业驱动四化”,以旅游业驱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推进“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建设,我觉得这是高瞻远瞩的,是有先见之明的。为什么这样说?31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你看,桐乡的“一业驱动四化”不是和国务院的文件如出一辙吗?桐乡提出的“一业驱动四化”是得到国务院认可的,它不仅名正言顺,而且意义重大。《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意思是说上天赐予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接受,以后就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灾祸。现在不仅桐乡,全省、全国都在大抓旅游,我们不能落后。

 

  基于这个观点,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思想一致。要把“一业驱动四化”落实于我们的日常工作。拿浙江和江苏比,后者在有些方面已超过浙江,如纺织印染业,江苏现已排到第9位,但浙江不少地方还是纺织印染、医药化工这样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排前面,这方面桐乡也不例外,说明桐乡和浙江不少县(市)一样,转型升级的任务特别重。再比如上虞,“四季仙果之旅”推广工作每年都成为同行评价高、百姓点赞多的一件事。所以如果我们的认识趋于一致的话,我们的亮点会更多。

 

  2.明确三个发展阶段。桐乡建设“全国旅游第一大县”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可能需要两届甚至更多届政府才能完成。像桐庐抓乡村旅游,抓了整整10年,现在成为全省环境最好的县(市)之一。老百姓住在桐庐都有一种自豪感,据说招商引资也容易多了。

 

  我想桐乡旅游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2014-2016年),主要任务是要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努力扩大规模,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阶段(2017-2020年),进一步强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快旅游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牢固确立旅游业成为桐乡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地位;发达阶段(2020-2027年),旅游发展的驱动效应和融合作用日益显现,产业发展高度融合,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城乡综合环境大大改善。

 

  3.分阶段把握工作,本届政府可加快六大产品建设步伐。把“古镇观光休闲度假游、市场购物游、禅修游、休闲农业游、湿地观光休闲游、文化和时尚创意游”六大产品作为重点,改变目前产品比较单一的局面。

 

  (1)古镇观光休闲度假游

 

  乌镇已成为全国古镇观光休闲游的王牌,也是桐乡旅游的王牌,但在我看来仍有两块短板:一是游客逗留时间短,二是入境旅游者人数较少。乌镇要努力实现由观光休闲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境内游客一轮独大向境内游客和境外游客两轮驱动转变。还有石门和崇福,资源禀赋非常好,在全面开发建设暂不可能的情况下,应规划统筹,集中财力,选准一两个街区或一个区块,以小搏大,形成一定知名度。具体路径为“植入一个鲜明主题,形成一种新型业态,撕开一个小众市场”。

 

  (2)市场购物游

 

  依托崇福皮草、濮院毛衫和振东市场群,镇、街道及市场管理部门和旅游部门形成合力,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及海宁皮革城学习,努力促成两个转变:由以商为主向以商带游、商游互促转变;由以购为主向时尚购物休闲游结合转变。

 

  (3)禅修游

 

  以香海禅寺现有禅修课程为基础,不断丰富其禅修内容,以小众的高端市场提升名气、增强影响、扩大市场,从而带动福严禅寺等佛教旅游发展。

 

  (4)休闲农业游

 

  盘点全市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如石门的千亩梨园、火龙果和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洲泉的千亩葡萄种植基地,梧桐的桃园槜李,还有杭白菊、董家茭白、桑基鱼塘、胡羊以及平原水稻种植等,努力使这些潜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现代农庄建设则应抓住机遇,抢先一步,尽快形成一些亮点。

 

  (5)湿地观光休闲游

 

  西部三漾是我市的一个宝盆,其资源等级省内不多见。在“五水共治”的促动下,它的利益显现将越来越大。一方面要加强保护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旅游开发的进度,以开发促保护。

 

  (6)文化和时尚创意游

 

  桐乡具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拥有众多的文化表现形式。进一步挖掘桐乡区域文化特色,把书画、篆刻、美术、手工艺、文物、名人纪念馆、博物馆等和特色街区建设、乡村旅游开发以及古镇开发建设结合起来;选择一些旅游者喜爱的商品,如丝绵被、杭白菊等,强化和地方文化的结合,在包装设计上做创新,以凸显桐乡品牌等。

 

  2014年至2016年,如果桐乡能在这六个方面扎扎实实做出一些亮点,我觉得在乌镇和濮院两个旅游“月亮”的基础上,再有这些“星星”,就可以形成星月辉映的局面,桐乡旅游的综合效应就会非常明显。

 

  以上是我个人对31号文件的理解以及对桐乡现阶段旅游发展工作的一些思考,讲得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 编辑: 潘霞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