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八一,永远是我们的节日

2014年08月01日 08:22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周玥

  至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路走过了87年的光辉历程。

 

  回忆那些年当兵的日子,不悔、磨练、改变……在退伍军人的记忆里,这些不约而同被提到的关键词,那么相似。

 

  时光倒转,业务本上的700个电话、世博园里的安检门、雷达站里的显示屏,还有弯曲山路上的军车,是他们青春岁月里迎接挑战的热血印证,那么不同。

 

  多年后的今天,他们重温那些年当兵的日子,作为“八一”建军节最好的留念。

 

  笑着回忆当兵那5年 说到退伍却哭了

 

  齐肩的短发、挺拔的身姿,说话间笑意盈盈。眼前这个踩着80后尾巴出生的乌镇姑娘,叫高博。5年的军营时光,她一直笑着回忆,说到离别时却哭了。

 

  2008年,高博应征入伍,在江苏某陆军部队服役。3个月的新兵训练期过后,她正式下连队,当起了通信兵。“通信兵,不仅接电话时间、完成通话时间有规定,还要熟记各种电话号码。”高博说,有短号,也有长号。当通信兵,先要背电话号码。

 

  第一天,看到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高博有些眼花。当天,连10个号码都没记全。“来就来吧!”她默默地给自己鼓劲。没想到两个星期后,她记住了700多个号码。一年下来,业务本上记得满满当当。

 

  在部队,一天生活从早上6点开始,早操、整理内务、室外训练、理论培训……一天的时间说长也不长。姑娘说,两年义务兵,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太短暂。

 

  于是,高博又通过军事理论和体能测试,由义务兵晋升为士官。军营生活,由2年拉长至5年。高博感慨,在部队,撒娇偷懒帮不了你,全靠自己刻苦努力争取。

 

  2009年11月,高博被抽调至上海参与世博安保。从集训到“上阵”,整整一年。“我们两个班20号人,就去了我一个。”高博坦言,那时说不激动肯定是假的。

 

  仿佛到了第二个新兵连。稍息、立正、正步、匍匐拳……一切重新开始。2010年5月开园,高博要做的是手持探测器,检查入园游客有无携带违禁物品。一天天,重复着蹲下、起立,动作还要很标准。

 

  直到世博会闭幕,完成安保任务,高博才得以游客的身份,逛了一圈世博园。之后,又重新返回所在部队。“2012年冬天,一直带我的班长退伍了,心里特别难过。”一直笑着的高博,说着眼圈红了,顿了顿,眼泪还是没忍住,哽咽着说:“5年,老班长一直带着我。”

 

  在部队待5年,带了4年新兵,当了4年班长,得过优秀士兵、营嘉奖。高博说,部队经历提升了她的气质、适应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直到今年年初踏上工作岗位,她觉得,这些改变让她非常受益。

 

  去年12月退伍后,高博任职于桐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乌镇分局。

 

  当航空兵不开飞机跟雷达做朋友更赞

 

  1米82的个头、瘦型身材,即便坐着也是腰板挺直。今年38岁的蒋德民,是濮院新妙智村人,1996年12月入伍,2009年服兵役期满。现在桐乡市金凤凰服务业发展集团,任驻濮院子公司负责人。

 

  提及部队,蒋德民的话题始终绕不开气象监测。12年的军旅生涯,要说的太多,一开口竟不知从何谈起。

 

  那就讲个真实的故事吧。蒋德民说,2004年,他还是空军航空兵某师场站气象台里一名气象雷达操纵员,主要任务是在平时复杂恶劣气象环境中为飞行训练提供气象信息有利保障。

 

  那年夏天,全军开展机动作战演习。那段时间,天气状况一直不稳定,时有雷阵雨出现。一天,正赶上蒋德民值班。“深知作战演习是很严肃认真的事,我牢牢盯着雷达屏幕,不容许自己出半点纰漏。”

 

  当时,飞机已经起飞,但屏幕上显示出现了一小块不容易察觉的雷暴云。“这朵雷暴云,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而且距离机场比较近。”10年前的那场“无声的战役”,蒋德民记得清清楚楚。

 

  一朵显示不明显的雷暴云,轻则造成飞机颠簸,重则引发事故。“根本没有时间犹豫,唯一要做的就是马上向上级汇报情况。”蒋德民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汇报,上级及时作出所有飞机返回的指令,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这一次,蒋德民真正体会到了作战的意义,即便没有扛枪上阵。因为演习中表现出色,反应及时,他还被授予了三等功。

 

  与气象雷达相伴的日子,是不是有点枯燥乏味?蒋德民却把不会说话的气象雷达,当作朋友。

 

  从最初看到雷达“一个头两个大”,到熟悉操作,再到精通维修。蒋德民沉下心,足足用了9年时间,和气象雷达磨合成了“老朋友”。其间,还当上了雷达技师和雷达站长。“有人问我,当航空兵不开飞机,会不会觉得郁闷?”蒋德民笑着说,当兵不是只有开飞机才体现出价值,为安全飞行保驾护航,意义不是更大嘛!

 

  拿铁抹子的瓦工开得了军车,捏得起笔杆

 

  面对凶恶歹徒,他独自一人将其擒获;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曾单独智擒4名窃贼;

 

  也曾在6楼楼顶安全救回1名意欲轻生男子;

 

  为保护周边商铺和群众的安全,他只身冲进燃着熊熊大火的面馆内,抢出两个煤气罐……

 

  他叫唐国强,今年43岁,现任桐乡市洲泉镇消防工作站副站长、洲泉镇专职消防队队长。“如果不当兵,我可能到现在都还是个泥水工,也就不会有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了。”唐国强说,退役后取得的成绩,都源于部队的磨练。真正受用一辈子的,始终是入伍4年赚到的“经验值”。

 

  1991年12月,唐国强参军入伍。在这之前,他做了3年泥水工,每月工钱300元。钱赚得已够花,但当兵念头一直都在。那一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每月津贴虽只有21元,但他特别开心。

 

  军营梦想,推着唐国强步步向前。新兵入伍第一年,他就因训练刻苦、表现突出,获嘉奖一次。不久后,又被营部首长选中参加驾驶员培训,成为军车驾驶员。

 

  集训,让唐国强喜悦的心情消去了大半。在平原地区长大的农村娃,连山都没见过,更别说在山路上开大型军车了。

 

  30多公里山路,多是急弯,路比车宽不了多少,对面来车的话根本就过不去了。唐国强回忆说,100多名驾驶员轮着练,不合格就得留在场地上学理论,为了多上车练,他愣是每周考核都合格。“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上车熟悉一下档位也是好的。”就是这样一股子劲头,让唐国强在“魔鬼式”训练中,收获了“胆大心细技术好”的赞许。随后,又连续完成了多次部队重要运输任务。

 

  由于表现优异,唐国强还曾担任连部文书工作。“拿惯了铁抹子的瓦工,要捏笔杆子,按现在说法是专业不对口嘛!”唐国强笑笑,转而认真地说,在部队这是任务,要想着去完成,而不是挑挑拣拣。于是,别人一般做一年半就换岗了,结果他待足了两年,连文书都做得出彩。

 

  1993年7月,唐国强入了党。在部队入党,一般需要3年时间,而他只用了2年。

 

  “如果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唐国强由衷地说,尝过部队的酸甜苦辣,之后的人生路才能走得更有底气。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