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是宋朝著名词人陈与义所作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阳旧游》。此时,陈与义刚经历了靖康之难,南渡后在青墩(今乌镇)闲居。上阕忆旧,下阕感今,借对往昔“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美好往事的追忆,表达了饱经战乱后的江山沧桑之感,末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化悲叹为旷达,令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是历代传诵的名句。
陈与义(1090年~1138年),洛阳人,字去非,号简斋,后人多称他为陈简斋。北宋时,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靖康难起,陈与义先避乱襄阳,后流落湖湘,最后终于在绍兴二年(1132)来到临安(今杭州),先任中书舍人,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宋绍兴五年(1135)夏,陈与义辞去官职,寓居青墩寿圣塔院之东的芙蓉浦上,筑室读书,名其室为“南轩”。他与高僧大圆洪智、诗人叶天经结为至交,常逍遥于芙蓉浦上,藜杖纶巾,赋诗唱和,尤喜道出世之语。绍兴六年,陈与义又被征召为官,至八年春,终因疾病缠身,再次辞官回青墩寓所,并于冬日去世,年仅四十九岁。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悠游乌镇时,将“南轩”题为“简斋读书处”,后人又在其旁建造一座亭子,名三友亭。
陈与义工诗善词,诗尊杜甫,词宗苏轼,《宋史》谓其诗“体物寓兴,清邃行深,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眺)、韦(应物)、柳(宗元)之间”。南渡后,其所作多为忧国伤时之篇,沉郁悲壮,雄恽慷慨,词集《无往集》收词18首,其中,后10首均为寓居乌镇时所作。
陈与义当年寓居的芙蓉浦,风景秀丽,历代都有文人墨客前来凭吊。比较有名的是明代戏曲家王济写有《过寿圣塔院吊陈参知简斋》:“相陪小艇出溪桥,谁识孤村有使诏?荒圃一区春草碧,高人千载白云遥。幽篁曲水寻遗迹,败壁残碑记昔朝。日落踌躇归去晚,长歌到处起渔樵。”
简斋读书处和三友亭屡有兴废,最迟一次修复,是在1928年。镇人筹资建于芙蓉浦上,仍沿用旧名,现在均无存。1983年,桐乡文物普查,在乌镇一居民家发现残匾一块,上镌“陈简斋读书处”八字隶书,惜字迹已模糊。
附上陈与义在乌镇时作的部分诗作,供读者品读:
虞美人·秋日行舟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携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菩萨蛮·芙蓉浦
南轩面对芙蓉浦
宜风宜月还宜雨
红少绿多时
帘前光景奇
绳床乌木几
尽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
与花为主人
广福院看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
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