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卓怡”的名字,很多人脑海中首先闪过的是我市女鞋的中国驰名商标“卓怡”。相同的品牌,不同的产品,赵锋的“卓怡”生产的是精梳棉条。“我们是合伙人,但业务上各自独立,不过未来的整合也在预想之中。”
走进浙江卓怡纺织有限公司,第一感觉就是宽敞、干净,新栽的绿化已初现形态。进门左边就是员工的宿舍楼,右边则是办公楼,再往里就是各大车间,这些车间的墙壁隔音效果很好,在外面并没有听到隆隆的机器声。
这家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的传统企业,如今在专业生产精梳棉条领域已数一数二。今年卓怡纺织预计生产精梳棉条(网)1万吨,产值、销售均有望超过2亿元。“我们这种行业,利润不高,但我坚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的原则,在打响品牌的同时更多地让利给员工,寻求一条长远、稳定的发展之路。”赵锋说。
品牌,在赵锋的企业发展构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形成了生产长绒棉条(网)、细绒棉条(网)的完整产业链,并从传统加工制造业向产品创新及品牌化发展转移。
“在这个行业我已经做了13年,接下去‘卓怡’还要做10年、20年,甚至100年。”赵锋告诉记者,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品牌是驱动力,虽然今年纺织行业普遍形势不好,但因为“卓怡”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客户订单数依然比较理想。“我的营业执照上棉条、纺纱、服装都有,有了品牌,我可以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做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不过他也向记者坦言,两年之内还不想延伸产业链,但第三年他就准备做纺纱,这主要是基于新办企业先稳基础的考虑。
如今,“卓怡棉条”在业界已具有了良好的口碑。“我去宁波、绍兴等地,提到‘卓怡棉条’,客户反响都很不错,这个产品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品质好。”赵峰告诉记者,在精梳棉条的专业领域,“卓怡”在全国已是数一数二,“这跟我们的‘专业’是分不开的。”
原来,“卓怡”的棉花原料绝大部分来源于新疆,虽然每吨价格贵1000元到2000元,但新疆棉花的高品质还是赵锋最看重的。新疆棉花经过新疆的机械设备和专业生产技术生产后,产品畅销浙江、山东、江苏、上海等地。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拥有梳棉机近100台、精梳机110多台,员工100余人,生产规模已达到相当于8万纱锭的棉纺粗加工企业标准,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经营业绩。2013年度,公司生产精梳棉条(网)5000吨,产值、销售均超亿元,实现了企业阶段性的目标。今年预计生产精梳棉条(网)1万吨,产值、销售均有望超过2亿元。
对于此类传统行业的发展前景,赵锋还是很有信心。“棉花和大米一样,是必需品,所以这个行业总体来说还是很稳定的,但想要获得暴利也是不可能的。”他说,预计明年棉纺行业发展形势会趋于利好。
“前段时间棉花涨到了每吨3万元,但最近在下跌,估计2015年棉花会降到每吨1.6万元。而且国家还对棉花产业出台了优惠政策,这样一来我每年能省下200万元到300万元的成本。”他说,由于他的客户大多是外贸型企业,而外国人习惯一次买一打同款服装,而且他们非常喜爱纯天然的棉纺服装,所以一旦原料价格下降,我们的产品价格也会有所下降,这势必会提升销量。
既要专业生产,又要品牌驱动
质量,也是赵锋最为看重的因素之一,他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成立卓怡纺织4年多以来,他的产品没有出现过一次质量问题。
“我生产的棉条比其他棉条每吨贵300元到500元,但客户还是认准我们这个品牌,这得益于我们对质量的严格把关以及产品品质的逐年提升。”赵锋告诉记者,在“卓怡”的每个车间里都有6道工序,为了严守质量关,这6道工序中每道工序都有一份检测报告,每一个从此道工序出去的产品都要经过检测,并形成质量报告送到他的办公室。在他的办公室,还有一台可以看到每个车间生产情况的显示器。
“我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在工厂,所以我以报告上的数据为准,来衡量产品的质量。”赵峰说,除此之外,成品出厂交给客户的时候,他们也会同时将产品检验合格证交给客户。
接下来,赵锋的脑海中还有一个更加宏伟的想法。“我要让产品可追溯、可跟踪,不仅每一件从‘卓怡’出去的产品,质量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还要让客户对产品的‘百分百原厂出品’放心。”他说,这就类似于给每一件产品制作一个身份证,这一措施预计明年就会实行。
开厂先做人,这是赵锋对自己的要求。创业时的他只有20多岁,而这个传统行业中,他每天要面对的都是四五十岁的老企业家,如何让年长于自己的前辈觉得“小赵值得做朋友,小赵厂里的产品是信得过的”,这是赵锋当时面临的挑战。“虽然我们这种行业利润薄,但只要质量上去,让客户觉得你的产品每年都有进步,他们就会认可你。”
“我觉得只有诚信和质量是硬指标。”赵锋说,自己一直以一颗诚挚的心面对客户,每结识一位新客户,他就恳请客户给自己的产品提一些可以让他继续改进的意见。“比如,棉花纤维里往往会有杂物,原来可能10颗,他们会要求你做到8颗、7颗,这都让我们的生产更精益求精。”
为了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同时创新产品,赵锋目前正准备“进军”丝光棉市场。“这一块国内有人在做,但成本往往较高,我既要降低成本,又要做到环保。”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聘请了几位曾在棉纺企业做了几十年的专业老员工,每个月与他们讨论四五次关于丝光棉产品的开发,“现在还在试验阶段,我预计明年年底可以将产品交给客户。”
既要质量过硬,又要可以追溯
产品的专业和质量的保证,都离不开企业员工的作用。对于员工,赵锋的秘诀是“稳定”与“怡然”。
“稳定主要是指员工的收入和人员的固定,怡然则是工作环境的舒适以及休息时间的活动。”赵锋说,为了保证人员的稳定,他在招聘时多选择本地人,即使是外地人,他也尽量选择已经把家安在桐乡的人,而在员工收入方面,每月4000元到5000元的工资还是令员工满意的。“有时为了员工的稳定,我宁可自己利润少点,因为熟练的员工对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记者跟随赵锋一起走进生产车间,绿色而干净的地面是这里最大的特色。“接下来我要在车间内放上很多绿色盆景,让车间里面也跟外面一样有绿化。”放眼望去,车间内一字排开的机器飞速运转着,雪白的棉花经过加工慢慢变成了棉条,而工人只有零星几个。“以前一个车间需要20多个人,现在基本自动化生产了,人员也就降到了10人左右。”
“让车间变得不像车间”是赵锋一个新奇的想法,而这个想法的起源还得追溯到2009年。2009年,他去上海三一重工参观,惊奇地发现这些车间里绿意盎然,在员工休息室里还有咖啡可以享用,这深深触动了赵锋的内心。“我也要让我的车间变成这样,有咖啡、有休息室,给工人一种舒适感,这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会更高。”除此之外,工厂后面的10亩空地,他也没打算继续建造厂房,而是想建造一个大花园。“员工们吃完中饭、晚饭,都可以在花园里散散步、散散心,看看花草树木,缓解工作压力。”
谈到这些构想,赵锋的眼神闪着光,也许他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厂区绿树成荫,工人在车间干活累了,就可以坐到一旁的休息室,休息室里有咖啡、面包、杂志,半小时后他们又可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晚饭后,他们可以在工厂的后花园里散步、聊天,如果想运动,还可以去活动室,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工人们安心、快乐地工作、生活,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家……
在很多企业家心中,生产效益往往是最重要的,而在赵锋的心中,优化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却成了一大重点工作,这可能与他目光的长远有关,也可能与他的人文情怀有关。总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这一点他肯定是深谙的。
既要收入稳定,又要怡然休闲。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