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而又炎热的暑假是不少大学生们扎堆进行社会实践的高峰期。公益支教、生存体验、社区调查……各种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层出不穷,一批批浩浩荡荡的大学生小分队开进桐城的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
在这番热热闹闹的暑期实践背后,即将踏上社会的大学生们到底能学到多少真本事?
暑期实践趋于多样化、本地化
50元,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也就是吃一顿饭、打一次车的价钱。用这50元在异地生存15天,这样的暑期实践活动,你听说过吗?
这两天,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18名大学生来到桐乡,开始为期15天的生存实践活动。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将通过打工、摆地摊、卖饮料等方式赚钱以“维持生计”。
7月8日上午9点多,记者在市区东方大酒店门口碰到了他们。“请问你们需要暑期工吗?”带队的大二学生陈敏向门厅的服务生小声询问着。随后,服务生将他们带到了酒店的人力资源部。“你好,我们是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这里进行15天的‘生存挑战’,虽然我们的工作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的工资可以减半。”因为之前并没有找工作的经验,陈敏等人希望通过减少工资来积极争取到工作机会,但是依然遭到了酒店方的拒绝。
尽管这不是陈敏他们的第一次受挫,也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但走出酒店时,这群年轻人的脸上还是难掩落寞。“主要还是因为工作时间太短了。”
随后,记者跟随他们到了沃尔玛、老娘舅、肯德基等场所。但小半天下来只有其中少部分大学生找到了发传单、钟点工等一些简单工作。“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主要是酒店、超市和小餐馆,但都以不需要暑期工或者暑期工已招满的理由被拒绝。”陈敏边走边说,脸上已满是汗水。7月的桐城已经入伏,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
在找工作这一环受了挫,陈敏和她的小伙伴们表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如果还是找不到工作,他们的重心将转向创业这一方面。“除了摆地摊外,我们还打算去体育中心兜售饮料,去乌镇景区门口售卖自制花环。”
镜头再转向洲泉,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5人小分队也在此开始了暑期实践的“征程”。成员之一的许瀛瀛告诉记者,他们早在今年3月就定下暑期实践的调研方案,“我们计划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多家本地蚕丝被企业,对洲泉的蚕丝被产业做一个初步的调研。”收集资料、选择住宿、联系企业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都由这批大学生们独立完成。“目前,我们的进展很顺利。”
而作为本土生力军的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学子们自然也“不甘落后”。暑期刚刚开始,多支小分队已奔赴崇福、濮院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传情桐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已成功开展过多年,成为响当当的“主打品牌”。今年,浙传学子们将在崇福开展“五水共治”的调研活动,并利用专业优势拍摄“五水共治”的宣传片。
大学生需要走进“第二课堂”
7月11日,洲泉镇成立了“湘溪大学生联盟”,为洲泉籍在校大学生搭建消息交流和服务平台。联盟成立后,将利用大学生假期返乡的机会,组织大学生开展技能培训、志愿服务、调研走访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记者了解到,从2005年开始,桐乡团市委在每年暑假期间,都会开展一系列的返乡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参与人数均在400人左右。今年,将通过招募大学生担任暑期辅导员、寻访离退休老干部、深入警营、参与“五水共治”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来进一步引导返乡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
“我们希望能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一个社会实践的宝贵机会,让大学生们能了解家乡、熟悉家乡、服务家乡。”在团市委副书记沈小炎看来,暑期实践活动十分有必要。“前几天,我们刚刚组织了一批大学生来商量有关调研活动如何开展,结果有好几名本地大学生连市区一些主要道路都不认识。”从这一侧面确实暴露出如今的大学生缺乏与社会的接触与交流。
对于类似50元过15天这样的暑期实践活动,沈小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生存挑战活动确实有难度。在实践活动实实在在进行的前提下,大学生在找工作、创业中受到挫折,其实在无形中锻炼了他们沟通交流能力和抗压能力。”
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谢伟有着类似的看法,也给暑期实践活动投了赞成票。“每一名大学生都有服务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可以尽情发挥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为社会做出服务和奉献。”谢伟说,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信息化社会里,处于象牙塔的大学生们大都习惯上网搜寻信息,本就缺少了深入社会的机会,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在毕业前发挥作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更像是‘第二课堂’,是现实课堂的延伸版。”谢伟认为,“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需要制定计划、与陌生人沟通、组织人员协调……几乎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身体力行,这样的成果远比老师的说教更有力。”
部分学生认为暑期实践很重要
记者采访了多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多数学子的眼中,暑期实践确实很重要。
钱佳丽是浙江师范大学机械专业的大二学生。在大一时,她曾参与过对金华多家企业的调研活动。谈起暑期实践活动,钱佳丽颇有些兴奋。“临近暑期,我们学校、学院都会提供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人也可自主申报课题。我选的调研活动尽管枯燥,但是为我今后的就业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钱佳丽说,“了解企业等于了解今后的就业环境,我就可以进行方向性更强的学习。”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张晓强在今年下半年即将在市区某房产公司开始实习。作为一名社会新鲜人,张晓强内心有些忐忑不安。不过从大一开始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了张晓强不少信心。“参与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确实很有帮助。我学会了怎样与人打交道、怎样协调成员开展活动。”
但在记者的采访中,也有少数学子提出了反对的声音:“大夏天太热,还不如待在空调房里舒服。”“没有酬劳为什么要做无用功。”他们透露自己并不会参与暑期实践活动,如果学校有硬性要求,才会勉强去参与一些社区组织的暑期实践活动,以求盖章了事。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