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将过半,抢抓上半年的最后20天,乌镇上下掀起了一轮攻坚战:所有的垃圾河要全部消灭;不符合规定的猪棚、鸭棚都要签订拆除协议;非法码头必须全部拆除……
在昨天下午乌镇召开的大整治工作推进会上,“决战20天,助推大整治”的口号响起,目标明确,任务到人。乌镇镇党委书记陶咏椿要求全镇干部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做好大整治工作,严肃纪律、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力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这次会议是对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为主要内容的大整治工作的再动员、再鞭策,是思想再统一、措施再明确、目标更清晰的大会。乌镇镇长朱学龙表示,“大整治是大转型、大招商的基础,领导干部要认识到位,主动作为,引领养殖业真正转型,破解旅游大镇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据了解,前期乌镇大整治工作已有明显成效。在年初向市里申报的72条黑河、臭河、垃圾河中,23条河道已完成整治清理,除列入2015年农村河道重点县项目的11条河道外,其余河道也都已开工治理。
为加快“清三河”的治理进度,自5月16日起,乌镇对全镇256条河道开展了一次河道拦网清理行动,对鸭网和渔网实施强制拆除,现此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昨天下午,与会人员还到陈庄村的光明浜和东邱港进行了现场查看。一直以来,陈庄村养殖业比较发达,养殖污染物直排,导致了河道河床抬高,河水发黑发臭。目前,陈庄村正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入网改造,光明浜岸边的鸭棚正在拆除,有些拆除早的地块已变成了农田。
在东邱港,一位老大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叫傅生荣,今年67岁,从事养鸭行业近30年,是乌镇第一批养鸭大户。去年,他响应号召,拆掉了鸭棚,并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农家乐。曾经布满鸭网的东邱港如今已是水清岸绿,曾经的养鸭池塘如今也变成了生态垂钓渔场,鸭棚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傅生荣说:“这几年养鸭行情不好,早转型早好。”
肯定成绩,也不回避问题。乌镇各相关领导也都在会上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各个村对“五水共治”的重视程度和治理效果不一;有些河道的整治标准不够高,与“清三河”验收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晚稻播种迫在眉睫,部分未完成清淤的河道面临着淤泥无处可放的局面;“三改一拆”的力度还需要加大等。针对这些问题,乌镇均给出了时间,划定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