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乌镇镇横港村村民老王一家的后院铺设了崭新的管网。今后,老王一家的生活污水都将通过这条地下管网直接通往村里的生态处理池,在韩国KS50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下,处理池的污水将实现达标排放。今后三年,这一新型处理模式将运用到桐乡176个建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中。
桐乡市农办副主任汪明富表示,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11万多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让80%以上的农户从中受益。
纳管网、建集中式生态池 双管齐下
在梧桐街道桃园村,许多农户过去大多采用“土办法”治理污水,在房子附近挖一个处理池,但往往铺设的管道不到两年就会出现渗漏甚至破裂,污水就直接渗入地里。
一座破漏的池子,不仅臭了自家人,也坏了一村的水。集中式生态池将破解桃园村的生活污水处理之困。今年4月开始,桃园村选取10户农户进行先期试点,目前整个工程建设接近尾声,集中式生态池也进入了调试阶段。
“效果还不错,排出的水都比较清澈。”据桃园村党总支书记顾建荣介绍,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通过连接的管道,集中收集到一个容量达1吨的生态池里,经过96小时的生物发酵,污水将得到有效处理。顾建荣表示,等处理后的水质检测达标以后,全村600户的治理工作也将全面推进。
顾建荣所提到的处理方法是韩国KS50生物修复技术。这一技术在改善桐乡许多农村河浜水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洲泉镇屈家浜村的屈家浜,在这一技术作用下,河水从劣五类水变成了四类水。
除了桃园村,还有屠甸镇荣星村、凤鸣街道路家园村等19个行政村率先试行了这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方式。
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是精品工程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个庞大的工程,不仅资金需求大,工程质量的好坏也成为许多村民关心的焦点。在市农办工作人员吴建勋的办公室里,记者发现了许多管子,上面还写有“梧桐街道桃园村”等字样,有的还零星沾着泥巴。这就是桐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所用的PE管材。
“这都是从施工现场锯下来的,是今后验收时的重要依据。”吴建勋说,PE管的生产厂家必须在管壁上印上厂名、型号、生产日期等字样,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能有据可查。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市农办还设定各种用材的最高限价,使价格控制在每户6800元左右。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涉及千家万户,工程造价过高、运行成本过高,不但不能有效惠及民生,反而会给一些地方带来经济压力。为此,桐乡市通过专家评审、群众听证和综合比较,筛选出成本较低、效果较好、管理方便、运行低廉的设计方案。汪明富说,在过去提交的方案中,每户污水处理的成本最高达到30000元,而现行方案的处理成本只要8000元。
如今,桐乡市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式生态治理工程建设资金按照“市补、镇筹”的办法实行,市财政按对每户给予7500元的资金补助,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汪明富表示,按照省里下达的任务数,今年要确保完成43个村、2.6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实现纳管入池处理,以实际行动推进全市“五水共治”工作。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