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50个非法加工点将被逐一取缔

2014年05月20日 08:20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这些大缸平时用来浸泡蚕茧和条吐。

 

  昨天,本报刊发了《黑河才清半月,污染卷土重来》一文,报道了河山镇华台村已治理好的大桥浜被两个非法精干品加工点排放的污水二次污染一事。其后,在当地村民的抱怨声中,这两个加工点终于被取缔。

 

  记者从河山镇政府了解到,像这样的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点)前期已经排摸出了50家,分布在各个行政村,不仅对水环境和大气造成了污染,还对当地正规的绢纺生产企业带来极大影响。

 

  成立专项取缔工作领导小组全镇排摸出50个非法加工点

 

  河山镇绢纺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工业尚未完全兴起的年代,当地就拥有10万锭纺纱机。

 

  近些年,绢纺产品因市场需求量减少而萎缩,一些绢纺企业逐渐转战其他行业,但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末,当地大大小小的绢纺生产企业还有近200家(含个体)。

 

  每个行业都有投机取巧者,绢纺行业也不例外。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村民看中了绢纺的其中一个加工环节:将蚕茧、条吐进行分类、脱胶、清洗,加工成绵球,然后出售,这个环节被称为“精干品加工”。

 

  由于这些大多为家庭作坊,开业之初没有考虑到将生产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而是直排,所以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今年,“五水共治”拉开大幕,这些直排污水的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点)自然成了重点整治对象。

 

  日前,河山镇专门成立了由镇治水办、工商所、环保所、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点)专项取缔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在全镇范围内对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点)进行排查。

 

  石栏桥村10家、河山村17家……经过多日紧密排查,全镇有50家非法加工企业(点)浮出水面。这些非法加工企业(点),有些属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有些虽以企业名义办理了相关执照,但在超范围经营。

 

  专项取缔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河山镇副镇长沈其芳告诉记者,查到后,先是向加工企业(点)负责人下发了取缔告知书。出于人性化考虑,他们给予加工企业(点)一定时间用于处理设备或安排自行拆除,“一旦逾期未拆除,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生产设备进行服务性拆除,并严肃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PH值高得吓人COD超标300多倍

 

  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点)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这还得从这些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点)的生产流程说起。

 

  在河山镇华台村一处加工点,记者看到摆放着20多个大缸,每个缸直径估计超1米。它们外部刷白、内胆褐色,整齐排列在场地上。场地西北角内,散落堆放着几十个颜色各异的空桶。

 

  据了解,这些缸平时用来浸泡蚕茧和条吐,空桶是装化工原料的。通过向蚕茧和条吐内加入化工原料,经过腐化、脱脂、煮炼等多个步骤后,最终得到了想要的产品——绵球。

 

  腐化和煮炼过程中,势必会用到水。这些污水的后期处理便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

 

  据河山环保所所长朱轶峰介绍,精干品加工过程中直排的污水,里面的各项指标均比正常地表水偏高不少,有些甚至高得吓人。环保部门曾测试过其污水的相关指标,发现原水(第一次洗涤用的水)的PH值高达12、13,而正常地表水PH值在7—7.4之间。

 

  “应该是生产过程中用了大量碱。”朱轶峰说,单PH值7和8比较,水质就相差很大,何况是高达12、13这样的情况。

 

  除了PH值虚高,COD指标也让人瞠目结舌,检测出来竟然在9000—10000之间,而一般水COD指标仅为30左右,相差了300多倍。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污水中的氨氮和总磷也偏高不少,直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使水中长期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导致鱼虾灭绝。

 

  “这些还仅仅是原水污染的影响。”朱轶峰说,直排的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点)至少会将原料清洗3次,也就是说至少会对附近河道造成3次污染。“加工点还要烧锅炉,对空气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可想而知,这些加工企业(点)再开设下去,当地居民会面临怎样的生存考验。

 

  处理成本低、产品质量差扰乱绢纺企业价格秩序

 

  除了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点)的长期存在,还对河山镇的正规绢纺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陆永泉,桐乡市亿宏绢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在绢纺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他告诉记者,自从10多年前这些非法加工企业(点)陆续出现以后,他们这些正规企业就遭了殃。

 

  陆永泉说,首先是处理成本上,正规企业清洗蚕茧、条吐时,用的是自来水,清洗过后的污水也会排入污水管网。“那些非法加工点,取的是河水,污水又是直排,处理成本很低。”他曾经算过一笔账,同样是处理一吨原料,正规企业比非法加工点要多花3800元左右。

 

  再者,非法加工企业(点)不用纳税,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也省去了不少生产成本。

 

  非法加工企业(点)各项费用低了,卖出去的价格自然比正规企业生产的低许多,无形之中存在不公平竞争。

 

  据陆永泉介绍,非法加工点生产的绵球品质比较差,供应低端服装面料市场,销售价格21万元/吨左右,而正规企业生产的绵球销售价23万元—24万元/吨,专门供应高端市场。

 

  虽然两者表面看上去关系不大,但陆永泉认为,“河山绢纺”其实是个大品牌,对外的市场也就一个。长期将质量无法保证的产品销到外地,很容易让别人误以为河山的绢纺产品本身没什么含金量,久而久之会影响整个绢纺行业。

 

  采访中,还有企业主告诉记者,非法加工企业(点)所使用的化学原料,由于没有得到监控,有些可能存在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

 

  目前,河山镇政府已组织人员对这50家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点)进行逐一取缔。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许惠良 文/摄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