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4月23日,就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了。
我们似乎总能听到这样的理解:阅读,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思想的创造……即使时代在变,但阅读的本质不应有变。
然而,面对当下愈加显露出的泛娱乐化和快餐文化主导阅读时间等状况,上述理解大多数时间,却又显得那么苍白。
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阅读这样一个本不该如此纠结的话题?
我们到底还能为推进全民阅读做点什么?
昨天上午,一场关乎文化、书籍和阅读的盛宴,在桐乡上演。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找寻一些答案。
一场文化盛宴带来一段思考
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
在这样的节点,又恰逢“伯鸿书香奖”颁奖典礼,关于读书的话题,络绎不绝。
2012年10月,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终结了中国人漫长的等待,也带动了文学之热。他说,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来实现。
那个看小人书入迷的童年,属于作家莫言,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然而,在纯粹、投入的阅读记忆之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阅读现状。
颁奖典礼上,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在发言中不无担心地提出,2013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国民2012年人均读书量4.39本,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几乎是中国的6倍。另外,美国人年均阅读17本书,韩国人11本。
随手拿起书桌上的一本《追风筝的人》,正文362页。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每天的阅读量,不到这样的四页半纸。
何东平说:“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在国人偏低的阅读量面前,应存有危机感。”
与我国的国民阅读状况低位徘徊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俨然是一个出版大国,出版图书的种类数量也是世界第一,库存量也冠绝全球。
拥有如此庞大的图书出版量,当下的中国人却很少读书,或许是随着电视、互联网等娱乐手段的增加,阅读不再是获得信息的唯一方式。
颁奖典礼上,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对于国民阅读偏少的担忧。专家、学者们大声疾呼:“阅读关乎人类生存,民族命运。”“读书是最大的乐趣。”“开卷有益,手有余香。”“阅读提升人类的精神……”
在题为《阅读与人生》的“伯鸿书香论坛”上,著名作家苏叔阳说,在他眼里,读书的多少、阅读的深浅,决定了个人的品格。“在阅读的世界里,能让你知道为什么活着,为什么牺牲,为什么努力。”他说,阅读能让人静下心来,袭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斩断传统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一场颁奖礼让桐乡人清醒
桐乡,文化之邦,历来读书氛围浓厚。“除了陆费逵先生,民国以来,有不少桐乡人在中华书局工作过,也说明了这一点。”桐乡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朱莉韵说。
而今,面对上述关于阅读的反思,桐乡人也在思考:如何将这样浓厚的读书氛围传承下去?“这次获得组织提名奖,我把它看成是组委会对桐乡人读书氛围的肯定。”梧桐阅社发起人夏春锦说,这个汇集了社会各个阶层爱书人的小团体,在桐乡一方为推介新书、品读好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夏春锦深知,读书仍然是小众的事情,“我要做的还有很多。”
下个月,《梧桐影》第6期即将付梓,研究地方文史的《传贻小文丛》第二辑也即将问世。夏春锦说,“伯鸿书香奖”颁奖会给了他许多启发,“今后可以举办一些新书发布和品读会,还可以把我们的活动与新媒体结合起来,让更多人能够参与阅读、分享阅读。”
图书小分队、送图书下乡……市图书馆馆长唐容介绍,对于阅读推广,图书馆始终不遗余力。今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图书馆还开展了送讲座下乡、“书香润校园”、数字图书馆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市文化局和教育局主办的“书香润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市区小学的许多班级纷纷建起了阅读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当天现场,聚集了本市许多文学爱好者。他们也为桐乡的阅读推广出谋划策。桐乡市文艺界老前辈张森生老师建议,图书馆要多向市民推荐好书,组织读书沙龙、书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市作家协会会员程辉则建议,中小学校间可以多搭建写作交流的平台,桐乡市作家协会也可以经常性地组织成员前往学校,多培育文学苗子,并积极推广阅读书籍。
与此同时,一些桐乡的文学爱好者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愫:文化,存于庙堂,也应从民间滋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仅要自己读书,更应不遗余力地倡导全民阅读,让桐乡不仅成为经济强市,而且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文名城”和“书香桐乡”。
一个读书人的传承梦
除了推广阅读,很多人也开始思考,在传承这条路上,还能做哪些文章?
陆费逵图书馆收藏着不少陆费逵先生本人所著的作品。透过玻璃窗,许多作品封面都印刻着这样的文字――“桐乡陆费逵著”。一位读书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作为桐乡人,中华书局古籍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说,他也有一个传承梦,就是能够收集历史上桐乡人所著的著作,汇而成编。
目前,许多遗珠散落在各地图书馆。
吕留良的兄长吕愿良所著《天放翁集》残本,诗文中,记录了作者与当时文化名人黄宗羲、黄宗炎兄弟,孙爽等人的交往资料。
孙爽所著《容庵文集》二卷、《容庵诗集》十卷、《辛卯集》一卷,作品中,涉及孙爽生平、轶事、交往故事等。
劳之辨所著《静观堂诗集》三十卷,记录了劳之辨与吕留良是怎样的姻戚关系。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都是研究本地历史、文化史的重要史料。“对一个学者来说,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收集、整理、出版他的作品。”俞国林说,这些学者,人虽离去,但精神、思想通过作品保留了下来。阅读他们的作品,仿佛就能看到他们的人生追求、胸襟抱负,以及嬉笑怒骂、痛哭流涕……颂其诗、读其书、知其人!
对俞国林来说,这件浩大的文化工程,长久以来萦绕在其心间。大约10年前,他就与时任桐乡图书馆馆长张琳提及此事。二人虽觉意义重大,但限于条件,未能实现。
努力从未间断。这些年来,俞国林已有意识地收集了一部分。或出资购买,或到图书馆影印、抄写。这些书籍价格不菲,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他说。“若能实现,不论对桐乡的史料价值,还是对中国学术的研究价值,乃至社会价值,都是巨大的。”俞国林说。
◆记者手记
爱尔兰作家马丁?韦德尔有一部书,题为《你睡不着吗?》。这部图画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住着两只熊,他们分别叫大大熊和小小熊。夜晚降临,小小熊十分怕黑,睡不着觉,大大熊便为他点上一盏小灯。可小小熊还是觉得世界好黑暗。最后,大大熊只好抱着小小熊来到洞外。此时,皓月当空,在温柔的月光下,小小熊终于在大大熊的怀抱里睡着了……
其实,我们许多人何尝不是小小熊呢?我们害怕黑暗,渴望光明。而把经典书籍送到我们身边,用优美、诗意的故事浸润我们的心灵,便如同那温柔的月光、温暖的怀抱。
惟愿越来越多的人能播种光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乐于接受光明的种子。正如苏叔阳所说,读书吧,即便是老人,哪怕重读童话,也能感受文字的温暖,找回失落的童心。读书吧,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发现,世界是多么丰富、人生是多么可爱。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