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长假的结束,各大高校也是开学在即。回顾自己的寒假生活,实习、备考、做调研……不少大学生觉得“过得忙碌而充实”。
“我在桐乡电视台实习了8天,虽然时间不长,可我真的学到了很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沈成伟告诉记者,“我跟着电视台的老师一起策划节目、拟定台本、剪辑视频,虽然很辛苦,但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在沈成伟看来,寒假是进行自我“充电”的好时机,与其在家里玩游戏,还不如学点东西。他说:“短短几天还让我对传媒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这能够帮助我毕业后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和沈成伟一样,利用假期时间投入“充电学习”中的还有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朱文清。“我想考研。”朱文清说,她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因为自己英语比较薄弱,所以她特地到上海参加了一个星期的英语培训班。
而对大一学生张静媚来说,通过假期走访用人单位,了解企业需求,能为自己日后的求职增加砝码。“我对各种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询问他们对求职者在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且写了一份3000字的调研报告。”张静媚说,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这么做能帮助自己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并以此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
对此,教育人士指出,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一些问题:实践时间短,容易流于形式;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支持;社会实践与宣传报道和评奖挂钩,使得一些大学生抱有功利心。他建议,大学生在选择社会实践时,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所学专业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实习岗位也应尽量与特长、兴趣、职业规划对接起来。通过假期的社会实践,学生们能在社会的大课堂上进一步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