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件形状不一的土灰色陶器,经过工匠的巧手修补,还原出了汉代的风骨遗韵。近日,市博物馆修复完成24件汉代陶器,历史的碎片重获新生,为研究我市两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俗提供了丰富而直观的史料。
记者在市博物馆的库房里看到,24件汉代陶器被整齐摆放,其中一些没有花纹,显得质朴大气,另一些经纹理修饰,则更加精美雅致。虽然历经千年,但这些陶器光泽依旧,显示出汉代陶器制造的高超技艺。然而,在两个月前,这些做工精美的陶器都还只是一堆零散的碎陶片。
据悉,这些陶器碎片都是在2005年河山镇石栏桥村向阳汉墓群挖掘时出土的,是向阳汉墓墓葬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这些陶器破损严重,修复难度较高,所以一直以碎片的形态被完好保存在市博物馆内。
“破损的陶器不利于保存和搬运,也不利于市民欣赏。”市博物馆副馆长朱宏中介绍,结合博物馆新馆的搬迁工作,为了让市民能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我市的历史文物,他们特地请来陕西的专业修补匠人对陶器进行了修复。
破损的陶器在专业匠人张淑君的手中一点点重新组合,还原出原始的形态。修复过后的陶器不论在型式和质感方面都基本与其原始面貌相协调。
“汉代是中国陶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桐乡这一批陶器的制作工艺很高。”张淑君表示,经她之手修补的陶器无数,这批汉代陶器保存得较为完整,并且整理得非常清楚,可以看出桐乡的文化保护工作做得很好。
24件汉代陶器的修复是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又一新收获,既保留这些陶器的历史信息,又赋予了其较佳的视觉效果。“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的基础。”市博物馆馆长张新根说,还原文物增强了我市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学术性,同时也为今后能向群众集中展示增添了珍贵的文物种类。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