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去年的“菊殇”,成为所有菊农无法言说的痛。在秋日的暖阳中,含苞的菊蕾泛出片片金光,它将承载着菊农的梦想。今年众多杭白菊加工企业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和机遇?本报将直击今年的杭白菊采摘收购全程。
昨天(10月22日)凌晨4时许,突降的气温和久违的秋雨让人们坠入化不开的秋意中。凤鸣街道新农村村的徐定林赶到集镇的面馆,没有叫6元的咸菜肉丝面,而是喊了一碗15元的羊肉面,这是他今年吃的第一碗羊肉面。
“老徐头,改善伙食啦,看来这两天卖得不错?”面馆老板打趣着。的确,这两天徐定林的心情可以用“幸福”来形容。10月16日,胎菊开秤时每公斤14元,仅隔一天,就涨到16元,到21日,价格已涨到了17元。吃上一碗馋了许久的羊肉面成为老徐头表达心情和犒劳自己的最好方式。
面馆里聚集着无数赶早市的菊农,他们相互打探哪里的菊花收购价更高,这场秋雨是否会影响价格。氤氲的烟雾中,菊农们开始了新一天的期盼。
下午3时许,老徐头和妻子在自家3亩多菊地里,连续七八个小时的采摘,已让两人直不起腰来,但老徐头希望能多长出双手来。“现在得和价格比时间,多采点就多赚点,别像去年越卖越贱,最后只能烂在地里。”
去年今日,所有菊农都是一把辛酸泪。前年杭白菊卖出史上最高价,老徐头毅然刨掉1亩多小桑苗,在4亩多地里全部种上杭白菊。而去年的史上最差价让所有辛苦付诸东流。今年老徐头又刨掉1亩多杭白菊,改种上了粮食。
今年反常的天气再一次让老徐头领会到靠天吃饭的无奈。“前期雨水多,特别是台风,菊花受淹严重,病害重,这段时间又长期干旱,菊花减产不少。”
据了解,今年全市杭白菊种植面积5.38万亩,比去年减少了15%,产量受天气影响较往年减少约10%。量少价高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但这并不是今年杭白菊价格高开的唯一原因。
由于杭白菊采摘时间比往年提早了四五天,正好和晚秋蚕饲养“撞车”。在养蚕和采菊中权衡劳力,成为眼下蚕桑主产区农民最棘手的问题。
“本就菊花产量少,现在又都忙着喂蚕宝宝,没有工夫采菊,卖的量少,大家哄抢着价格就上去了呗。”10多年的种菊卖菊经历,让老徐头熟稔其中的规律。
下午4时许,春发菊业门口卖菊的农民已排起长队。骑上电动三轮车的老徐头,一路问着价钱过来。“去年街边没啥贩子,今年又多了起来,收的价格和厂里差不多。” 担心被扣秤,老徐头还是决定把胎菊卖到企业里。他偷偷告诉记者,菊农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收购队伍,菊花供不应求,价格就不会掉。
“75公斤!1100元!”振奋人心的数字让老徐头信心十足。他盘算着让开小卖部的女儿回来帮忙,趁着行情还好,多采多卖,但他更期待好行情能维持得久些、再久些……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