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黄金周”,旅游资本和万千游客涌向同一个目标:古镇。凤凰古镇将耗资55亿元建一座新镇,总投资近30亿元的古北水镇也将在京郊试营业。
这仅是古镇资本盛宴的最新两块蛋糕。耗巨资建新镇的背后,是资本打包上市之路。而游客享受到的蛋糕是,仿古的建筑、精心包装的景区。
十一黄金周,当数以百万的游客循迹而至时,他们不曾料到,昔日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凤凰,正成为一桩大买卖的主角。
这个耗资55亿元的“烟雨凤凰”项目,只是中国古镇生意经最新的一部分。过去数年,江浙的周庄、乌镇、南浔、同里,安徽的宏村等,都已成为资本涌动之地,其中的乌镇,更被业界称为旅游经营模式的传奇。
而更新的资本故事是,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镇公司)正在长城脚下复制“乌镇模式”,建造一座全新的旅游仿古小镇: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镇”。
这些旅游模式的背后,是把“古镇”打包上市的计划。尽管此前许多古镇上市受挫,但“烟雨凤凰”、“古北水镇”可能是资本下一个狩猎目标。
昔日古朴的小镇已化身为精心打扮的“度假村”,甚至连原住民也是被请回来接待游客的。这已成为一桌桌资本盛宴。
“乌镇模式”的商业传奇
2011年,25.54亿旅游人次,促成中国2658.6亿元的庞大旅游收入。在资本市场,这无疑是一台“提款机”。
“在古镇之外造新城,我们学习的是乌镇模式。”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城公司”)总经理彭耀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包括乌镇在内,江浙一带多家古镇旅游公司的经营模式,深受资本市场追捧。
2006年,乌镇引入上市公司“中青旅(600138,股吧)”开发古镇旅游。乌镇公司旗下主要分东栅和西栅两个独立的景区:留有茅盾故居的东栅依然保留着原住民。在取得初步成功后,2003年再度启动西栅开发。
与以往的古镇开发中产权混乱不同,西栅一开始就买断了原住民所有的民居产权,庞大的物业资产为包装上市提供了最佳的便利。
“当时乌镇旅游才刚刚起步,西栅破破烂烂,价格也很便宜。”乌镇管委会的一名官员回忆说。由桐乡市政府持股的乌镇公司把破败的西栅买下后,精心规划成“理想中的水乡”,以供游客“体验度假和观光休闲”。改造后临水老房则被打上“枕河人家”的标签,成为一棵棵按需供给的摇钱树。
西栅开发模式已成为旅游业内推崇的传奇。“我们从观光型的门票经济转变为休闲式旅游经济。”桐乡市旅游局副局长钱春华说。“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原先在东栅开发时被文保学者誉为“修旧如旧”的乌镇模式,也被赋予了经营的内容。
现在,整个西栅已成为与外隔绝的景区。景区内,除了旅游商店,便是各种形态各异,却由旅游公司统一管理的旅店:按照需求不同,它依次有私人会所、超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和相对低端的“民宿”。 “与东栅相比,西栅宛如一艘豪华邮轮,吸引游客的不仅是窗外的风景,而且可以纵情享受内部的奢华。”有媒体如此宣传道。
回报丰厚。乌镇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6年底中青旅控股以来,乌镇公司已成为桐乡市排名前三的纳税大户。乌镇的景区收入5年间激增6倍,2011年达5.3亿元,而门票收入仅占约一半。未来,它更被期许将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
“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完整清晰的产权、合理半径的较强消费腹地、"文化旅游"目的地营造。”资本大鳄们如此推崇乌镇模式。
“相形之下,我们的产权太过复杂。”彭耀根羡慕地说,在凤凰古镇,古城公司几乎难以实现自己的旅游规划。由于只拥有古城主要景点的门票经营权,古城公司对凤凰古城的未来,只剩下可有可无的建议权。此前,古城公司曾规划在沱江边建设一条偏安静的酒吧街,结果变成了充斥钢管秀的集市。“凤凰正在由让人发呆的小城,变成一个喧嚣巨大的"露天卡拉OK"。”
建新镇打包上市之路
而资本追逐的,远非“门票和经营的复合商业模式”。依托古镇资源建设新镇,其更远的目标是上市。“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进入资本市场,打包上市。”彭耀根说。
把古镇打包上市,其实早在资本市场酝酿多年。早在2004年,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就对外透露,他们已通过3年辅导期,将于当年正式提交上市申请。
随后,西塘、南浔、同里等古镇也被传有上市的打算,但均无下文。
规范有序的管理、能够统一打包的资产,几乎让乌镇在境外上了市。2009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关于乌镇旅游在香港上市的传闻就一直不断。直至2011年中青旅宣告最后被否。
“可能涉及古镇无形资产等敏感话题,住建部不同意,现在已停下来。”乌镇公司顾问邵云证实,乌镇上市已几乎不再有可能。而其余的古镇,因为涉及文保等诸多问题,恐怕短期内亦无可能。
按规定,像乌镇这样的历史文化名镇,发行上市需经由国家住建部审核同意。由于担忧上市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而过度开发旅游资源,继而影响到景区的文化历史遗产以及自然环境,政府部门一直采取不放行的态度。
不过资本依然在等待下一个狩猎目标。中青旅在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镇,因为采用“类乌镇模式”,正成为新的市场焦点与乌镇有诸多文保的束缚不同,异地新建的“古北水镇”想上市更为轻松。
总投资近30亿元的古北水镇,正复制着乌镇的成功之路依托于古北口镇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司马台古朴的长城风貌,它规划建设的旅游休闲设施体系包括主题酒店、司马台古堡民俗酒店、大型露天实景演出广场、人文休闲街区等。
“陈总(陈向宏)现在主要的精力在古北水镇。”邵云说。2010年后,乌镇旅游股份公司总裁陈向宏就受母公司中青旅之邀,作为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总指挥和总规划,带领着上千名员工夜以继日地工作。
2012年十一黄金周,古北水镇开始试营业。“三年后,实现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将达10亿元。”中青旅此前公告说。
“在乌镇上市受挫后,作为类乌镇项目的异地复制第一单,它很可能被中青旅推上上市的前台。”要求匿名的业内同行评价说。
这与“烟雨凤凰”有异曲同工之妙。古城、苗寨、山水实景、度假山庄……在古城公司规划的蓝图中,小镇的旅游生意将能解决20000人就业,运营收入每年超过33亿元。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进入资本市场,打包上市。”彭耀根说。
精心安排好的游客体验
“我们要把武陵山区的民族文化符号和元素在这里有序排列和组合,用最美的方式呈献给世人。”彭耀根说。
在彭耀根极力推崇的乌镇西栅模式里,乌镇公司为了营造社区概念,曾请回了部分老居民,以免费住宿的形式,让他们充任“房东”。静谧的河畔人家,夜晚的灯火和喧闹,似乎都因此在一夜间复活。
“我们也将邀请武陵山区的原住民,住在新建的房子里,提供最接近原生态的社区体验。”彭耀根说,武陵山区有71个县市,服饰、建筑、饮食、语言、风俗各都不同,他们最终将通过有序的排列组合,提供游客体验。
但并非所有人对这精心设计的一切都感到满意。在游客看来,请回已非住户的老居民,就像西栅中屋檐、墙角熏黑,刻意做旧的“老房子”一样,再怎么逼真,依然不时会露出表演的痕迹。“这里缺了最自然的东西,建筑文化的灵魂是原住民,但不是刻意安排的人。”一名游客在游记中写道。
“就像陈向宏在各地收购的很多旧石桥、旧房子,虽然把它们安放在西栅,客观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我更愿意理解为营造更逼真的古镇气氛。”要求匿名的一名桐乡官员观察说。
甚至连朴素和随意,也被精心安排、随时奉上。
在西栅,一切被安排得如此井然有序古镇嘈杂的小摊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的旅游纪念品店,没有一家产品重复;昔日大碗喝茶的露天茶馆,则被高档精致的酒吧所代替;景区里再寻不到简陋、便宜的家庭旅馆,可供住宿的是价格不菲的星级“民宿”,由公司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定价;“民宿”的餐饮最多只能放两张桌子,菜单价格同样统一;即使是拖鞋,也由旅游公司统一配置。虽然民宿的“房东”们说着一口地道的本地话,但已非业主,他们看起来更像是“民宿”的管理员。
而在你享受“枕河人家”的静谧时,身后却不时闪动着企业资本的影子。它少有出现,却又无处不在,如同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这一切。 这个“十一黄金周”,旅游资本和万千游客涌向同一个目标:古镇。凤凰古镇将耗资55亿元建一座新镇,总投资近30亿元的古北水镇也将在京郊试营业。
这仅是古镇资本盛宴的最新两块蛋糕。耗巨资建新镇的背后,是资本打包上市之路。而游客享受到的蛋糕是,仿古的建筑、精心包装的景区。
十一黄金周,当数以百万的游客循迹而至时,他们不曾料到,昔日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凤凰,正成为一桩大买卖的主角。
这个耗资55亿元的“烟雨凤凰”项目,只是中国古镇生意经最新的一部分。过去数年,江浙的周庄、乌镇、南浔、同里,安徽的宏村等,都已成为资本涌动之地,其中的乌镇,更被业界称为旅游经营模式的传奇。
而更新的资本故事是,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镇公司)正在长城脚下复制“乌镇模式”,建造一座全新的旅游仿古小镇: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镇”。
这些旅游模式的背后,是把“古镇”打包上市的计划。尽管此前许多古镇上市受挫,但“烟雨凤凰”、“古北水镇”可能是资本下一个狩猎目标。
昔日古朴的小镇已化身为精心打扮的“度假村”,甚至连原住民也是被请回来接待游客的。这已成为一桌桌资本盛宴。
“乌镇模式”的商业传奇
2011年,25.54亿旅游人次,促成中国2658.6亿元的庞大旅游收入。在资本市场,这无疑是一台“提款机”。
“在古镇之外造新城,我们学习的是乌镇模式。”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城公司”)总经理彭耀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包括乌镇在内,江浙一带多家古镇旅游公司的经营模式,深受资本市场追捧。
2006年,乌镇引入上市公司“中青旅”开发古镇旅游。乌镇公司旗下主要分东栅和西栅两个独立的景区:留有茅盾故居的东栅依然保留着原住民。在取得初步成功后,2003年再度启动西栅开发。
与以往的古镇开发中产权混乱不同,西栅一开始就买断了原住民所有的民居产权,庞大的物业资产为包装上市提供了最佳的便利。
“当时乌镇旅游才刚刚起步,西栅破破烂烂,价格也很便宜。”乌镇管委会的一名官员回忆说。由桐乡市政府持股的乌镇公司把破败的西栅买下后,精心规划成“理想中的水乡”,以供游客“体验度假和观光休闲”。改造后临水老房则被打上“枕河人家”的标签,成为一棵棵按需供给的摇钱树。
西栅开发模式已成为旅游业内推崇的传奇。“我们从观光型的门票经济转变为休闲式旅游经济。”桐乡市旅游局副局长钱春华说。“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原先在东栅开发时被文保学者誉为“修旧如旧”的乌镇模式,也被赋予了经营的内容。
现在,整个西栅已成为与外隔绝的景区。景区内,除了旅游商店,便是各种形态各异,却由旅游公司统一管理的旅店:按照需求不同,它依次有私人会所、超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和相对低端的“民宿”。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