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大力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技艺,挖掘传承人的事迹和业绩,反映和宣传他们的突出贡献,学习和传扬他们的精神,今年6月至9月,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浙江传媒大学(桐乡校区)联合开展了大学生走访传承人主题活动。
冒着炎炎夏日,由6人组成的传媒大学传承人调查小组走进桐乡的田间地头,用大学生特有的视角记录着这片水乡、蚕乡土地上的动人故事。他们通过深入基层,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寻文化之根,承文化之脉”的活动主题,也被优秀的传统文化所深深感染。调查结束后,他们将把收集的素材进行整理、剪辑,制作成调查报告和专题片。
百年古戏台: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
在乌镇东栅景区的百年古戏台修真观,传媒学子们见到了省级非遗项目桐乡花鼓戏的传承人屈娟如。桐乡花鼓戏是用桐乡乡音同调歌之的滩簧小戏剧种,对白都用桐乡本地方言。屈娟如18岁开始从事花鼓戏表演艺术,今年已76岁高龄的她是桐乡知名度较高的民间花鼓戏老艺人,尤其是她身患癌症,仍坚持在戏台上演出的精神让人动容。摄影机镜头里的老人,化着浓浓的妆,声音有些沙哑但依然高亢。她每天上午8时来到古戏台后台化妆,10时开始一直到下午4时30分,每隔半个小时演出一场,十几年如一日。这一天,她专门为学子们表演了她的拿手好戏《庵堂相会》,尽管语言不通,但大家还是被戏中穷书生与千金小姐那种摆脱世俗束缚的爱情深深打动。委婉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引得台下的游客纷纷驻足观看,真真印证了戏台边台柱上那句“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的诗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雕花矮窗里,那一个花鼓戏老艺人对传统艺术的不懈追求化为了学子们心中永远的美丽记忆。
江南运河畔:一项震动四方的高杆绝技
在桐乡市洲泉镇夜明村,调查小组走访了当地国遗项目“高杆船技”的传承人屠桂松、屠松根,用文字、录音和摄影机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经历和表演过程。高杆船技是桐乡市一项兼具水乡、蚕乡特色的传统民间杂技项目,在一年一度的“双庙渚蚕花胜会”上表演。人在杆上翻、杆在船上立、船在河中行是该项目的最大特色。走访过程中,“爬高杆能手”屠松根身着白色服装,攀爬至杆顶,远望犹如蚕宝宝上簇,绻曲昂首、吐丝作茧。他以高杆的上部呈水平时为最佳平衡点,为学子们表演了高杆船技全套十八个动作。顺撬、反撬、硬死撑、勾脚面、田鸡伸腰、蜘蛛放丝、张飞卖肉,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动作展现出其过人的力量和胆识,更传达出蚕乡儿女望蚕丰收的美好祈盼,让人无比钦佩。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