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业与农村经济
【扶持方向】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一个县级市,桐乡如何做好提升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这篇文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显得刻不容缓。而此时,政策这根巨大的指挥棒,扮演的正是四两拨千斤的角色。
市委市政府新出台的《关于推进2012年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在农业与农村经济方面,笔墨浓重。关于如何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如何加快推进“两区”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如何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新的政策皆有深意。
与去年相比,土地流转经营这个关系到整个农业现代化的命脉问题,被提到了更高的层面。相关的新增政策为数不少,比如对在粮食功能区内用于种粮和现代农业园区内新流转土地面积100亩以上、签约协议十年以上的,按规模一次性给予村级组织每亩200元至250元工作经费;对年终流转土地面积达到全村承包总面积90%以上,且签约协议10年以上的,再一次性给予村级组织10万元的奖励;对每年新增流转土地面积2000亩以上,运作规范且作用明显的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给予1万元至3万元奖励。
在此基础上,农业“两区”建设将更加有所作为。新的政策不但保留修改了对列入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的、根据综合区建设规划在核心示范区内实施的公共基础设施,经认定,按实际投资额的30%至50%奖励;对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点的、在园区内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由各经营主体实施的主导产业示范性建设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30%奖励(不包括与政府签订协议的)等5项扶持条款。还新增了对粮食功能区内核心示范方100亩以上、亩产前10名的给予3万元至5万元的奖励;在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点内实施的以上基地项目按同类型上浮20%给予奖励等条款。
在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方面,此次新增了对各类种植养殖基地生产的鲜活农产品进入大中超市的“农超对接”,按交纳超市实际费用的50%给予奖励;对农业服务组织开展无公害杭白菊统防统治、面积200亩以上,给予每亩60元至100元奖励;对符合相关条件,在农业第一线工作的,或从事农业生产自主创业,且生产经营面积50亩以上或设施农业10亩以上的,分别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2万元的奖励,连续奖励3年等条款。这些条款试图通过不同的途径,充分激活农村以及农村经济的活力,以实现我市县域农业经济的再次振兴。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