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点题:梧桐街道桃园村村民周永堂向记者咨询,村里有一个槜李经济合作社,像他这样种植规模不大的果农能否参加,需要如何申请?此外,他还质疑,村里组织的技术培训为什么只邀请外面的种植户参加,却不让小组的村民参加?
记者核实:周永堂告诉记者,几年前,桃园村统一规划,鼓励桃园村桃东村民小组的村民种植经济作物。如今,他们小组10多户人家都在自己的口粮地上种植了槜李,希望都寄托在这些槜李树上。从前年开始,村民所种的槜李开始丰收,产量也逐年递增。
槜李丰收,销售就成了农民碰到的最大问题。周永堂说:“村里有个槜李经济合作社,可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既然当初是村里鼓励我们种植槜李,那也应该为我们考虑销售问题,我们小组的一些村民想加入这个合作社,享受到与合作社社员一样的待遇。”
桃东村民小组另一村民透露,这个槜李经济合作社出售的槜李还有个牌子,叫“正宗槜李”。如此一来,同样的果苗、同样的生长环境,采购商们往往更青睐这些带了“正宗”两字的槜李,普通果农的槜李在采购商眼里成了劣质品,这导致了村民急于加入合作社。
据了解,桃园村部分果农之所以急于加入槜李经济合作社,还有一个原因是以前一些果农为了将槜李销售出去,果农之间无序销售,竞相压价,市场价格一度低迷。他们认为,如果村里的果农全都加入了合作社,那么抱团出击闯市场更能维护全体果农的利益。
相关部门表示:桃园村党总支副书记周洪芳介绍,合作社的前身是槜李专业技术协会。2006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成立了桃园村槜李经济合作社,目前共有27名社员。
“合作社是由村民自愿加入,当初可能因为宣传不到位,一些村民并不知情,另外当时也有一些村民对合作社的前景持怀疑态度,不愿加入。”周洪芳指着桌面上厚厚一叠申请材料告诉记者,这些是桃园村村民这几天递交的申请,足足有好几十份,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并制定相关程序。
至于合作社“正宗槜李”的品牌,周洪芳认为合作社的产品代表了桃园村的所有产品,打品牌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拉开与农户间的距离,而是把整个桃园村的槜李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宣传,只要是桃园村种植的槜李,都是正宗槜李。“近两年来,村委会一直在多方联系,为槜李的销售找出路,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整个桃园村的槜李产业,而不仅仅是合作社的产品。”周洪芳说。
对于周永堂所反映的村里没让他们参加技术培训的事,周洪芳表示,那次是由梧桐街道和科协共同举办的槜李技术培训会,除了本村村民,还邀请了部分外地种植户。原本预计80人的培训会来了100多人,导致后到的一些村民参加不了,再加上宣传不足,有些农户没有接到培训会通知,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