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环保局开展行政处罚案件执行情况核查工作,对2011年查处的120多件环境违法案件开展“回头看”。5月8日,市环保局邀请本报记者和绿色志愿者一起参与回访,核查案件的违法行为是否得到改正,环境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处罚决定是否得到全面履行。
环保局工作人抽取废水水样
今日桐乡记者了解生化池的作用
铭龙塑胶有限公司的生产粉尘可进行循环利用
今日桐乡记者听取企业附近村民意见
参观企业的静电除尘装置
2011年,市环保局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9件,罚款651.9万元。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些曾经违法企业的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了吗?履行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了吗?这些不仅是环保局工作人员心头的疑问,也是普通市民牵挂的问题。
近日,正值市环保局开展行政处罚案件执行情况核查工作期间,本报携手市环保局,邀请市民担任绿色志愿者一起参与核查工作。“挨罚”企业整改如何?我们一起去督查!
案件回顾:水污染物“跑冒滴漏”
水污染物“跑冒滴漏”是环保工作中的通俗称呼,其专业叫法为采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在实际工作中包含多种情况,例如将废水进行稀释后排放,擅自改变污水处理方式,不经法定排放口排放废水等规避监管的行为。
据了解,2011年市环保局共查处采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案件20起,桐乡市康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位于龙翔街道翔厚村的桐乡市康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一度是村民们的“眼中钉”,“太臭了,路过都要加快步子赶紧走。”桐乡市康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用蛋白胨、工业用VD3的生产销售,它的臭味主要源自洗涤动物原皮以及生产中水解环节产生的废水。
时光回溯到2011年5月15日,经过群众举报,市环保局查获该公司界外排放管道多处存在渗漏,渗漏污水排入农田沟渠,经检测,渗漏到外环境的污水COD浓度及氨氮浓度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这一幕,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周正来记忆忧新,“部分厂区属于露天状态,一下雨,废水很容易溢出,而厂区的路面都是烂泥路,废水渗漏到地面,很快就被土壤吸收,污染地下水。”执法人员责令企业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并处罚款人民币10万元整。
回访现场:整改完成,改善明显
距离市环保局开出“罚单”一年之后,记者和环保局工作人员、绿色志愿者一行来到桐乡市康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走进厂区大门,绿色志愿者们就围绕着企业废水处理问题展开了讨论,直奔主题地要求查看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在公司总经理许幼海的亲自示范下,大家一步步了解了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步骤。
只见几根大水管从生产车间一路延伸至厂区门口一个近两层楼高的大桶中,这个大桶就是初沉池了,是企业各类生产废水的储存池。池里的水呈黑色,还伴随些许臭味,许幼海指挥工人拿来硫酸亚铁往池里倒,“生产废水偏碱性,加入硫酸亚铁可以调PH值。”颇懂化学知识的绿色志愿者陆伟强边看边向大家解说。
顺着简易的楼梯拾级而上,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企业的生化池,经过初沉的废水被抽至这里。“生化池的作用是什么,工作原理是什么?”初次看到这么新鲜的装备,几位绿色志愿者好奇地发问。“生化处理系统集生化曝气、沉淀泥水分离、排水、排泥等过程于一体的处理工艺,主要通过生物菌和曝气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周正来耐心地向大家讲解。
经过生化处理和多次沉淀,当大家来到最后一个沉淀池时,明显感觉到废水已经由最初的黑色变得清澈起来,但水质究竟如何,还得靠数据来说话。龙翔环保所工作人员沈建华通过废水池取样口灌取了一瓶子废水,后经检测废水中氨氮浓度和COD浓度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入网标准。
除此之外,绿色志愿者们还不忘仔细检查企业的现场环境整改情况,当看到管道无渗漏、厂区内场采用了混凝土浇筑、污泥堆放场地也建起了大棚,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绿色志愿者詹伟杰拿起摄像机一一拍下现场情况:“把今年的图像跟去年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出企业在整改方面所花的心思。”
离开康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后,记者也不忘去听听周边村民的意见。就在康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一墙之隔的老房子里,住着五六户因拆迁造房而临时过渡居住的农户,村民张大爷告诉记者:“以前这个厂真的是人人厌烦,老远就能闻到恶臭,村里人巴不得它关门,现在经过环保整改,臭味确实减轻了,这几天我们住在这里,也没闻到什么大味道。”
案件回顾: 投产前未经验收
环保验收中,“三同时”验收是最容易被企业忽略的。在实际执行中,有不少企业将这一步骤遗忘,还有部分企业认为验收工作无关紧要而拒绝申请。
记者了解到,去年查处的129件环境违法案件中,违反环保“三同时”的案件为24件,是其中占比最大的。
“三同时”验收指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确保企业发展与环保同步进行。
周正来告诉大家,“三同时”验收不仅可以指导企业规范操作,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主要还是企业对环保法律法规意识的欠缺,没有认识到验收工作的重要性。”在听完周正来的介绍后,几位绿色志愿者颇有感触。
2010年的10月份,市环保局在专项检查时发现,浙江铭龙塑胶有限公司拥有的1000万平方米工程用特种产业用布扩建项目,没有办理环保“三同时”的验收就正式投产,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于是市环保局对其做出了罚款2万元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其补办审批手续。收到“罚单”后,公司及时提出了“三同时”验收申请,终于于2011年9月完成扩建项目环保审批手续。
回访现场:验收通过,设施启用
时隔数月,铭龙塑胶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的环保设施是否运作正常?5月8日上午10时30分,一行人来到位于屠甸镇联星村的浙江铭龙塑胶有限公司展开回访。
走进企业的延压车间,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工人显示着这里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中,据介绍,车间主要生产PVC膜,但踏进这里却并没有出现意想中的浓烈塑料味和滚滚热浪。绿色志愿者陈家迪好奇地向车间工人罗朝全打探原因,罗朝全指着头顶的一根根大管道介绍道:“这个装置就相当于是一个大型抽油烟机,把生产中的油烟、粉尘都吸走了。”说完,罗朝全又领着大家来到一个换气栅栏下,“换气装置能使室内外空气实现交换流通,还能降低室温。”
听完罗朝全的介绍,一行人来到车间的三楼,在这里,工人正将“抽油烟机”抽取的粉尘拦截装罐,而“抽油烟机”抽取的废气则通过另一根管道被继续送往上一层楼。记者驻足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只见短短几分钟,“抽油烟机”管道就抽取了大量的粉尘,工人们小心翼翼地用铁桶盛装,车间内干净整齐,想象中粉尘飞扬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看,这就是静电除尘装置,它能用高压电将废气中的油污分离,处理后排放的气体就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了。”在五楼天台上,一名工人指着一个大型圆桶装置向大家解释道,“抽油烟机”抽取的废气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里,经过处理后排放。
“企业扩建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包含氯乙烯、HC1、粉尘等污染物的废气,但经过层层处理,尤其是在这个静电除尘装置的过滤下,已经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仔细检查过企业的环保设施运作情况,并结合项目验收时的监测数据,屠甸环保所工作人员沈一斌给出了结论。
回访的两家企业整改措施都落实得挺到位,这样的发现令绿色志愿者们甚是欣慰,绿色志愿者马费东说:“通过回访,了解企业对行政处罚执行情况,对我们老百姓而言就是吃了定心丸,类似的检查、回访活动将来我要多参与。”绿色志愿者陆伟强认为:“环保处罚不是目的,通过执法检查和运用行政手段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整改,做到达标排放才是环保的真正目的,《今日桐乡》组织我们普通市民参与环保回访,也可以说是督查企业整改的一种有效方式。”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