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日),龙翔街道组织各村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召开学习范雪森精神动员会。在会上,范雪森的孙女范瑜深情讲述了爷爷生前的事迹,大家听了很有感触,纷纷表示要用范雪森精神来对照自己的言行,指引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范瑜目前是龙翔街道正福村的驻村干部,她说:“在我眼里,爷爷很普通,做了一辈子平凡事。唯一不同的是,他对生活一直保持着一份热情,热爱自己的文化事业,直到去世前,还在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会上,范瑜回忆起与爷爷相处的点点滴滴。她说爷爷很开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范雪森退休后,为了写资料,还专门学习了打字,那时候还是老式打字机,只有图书馆有,范雪森每天都去,一边查资料一边学打字,回来后兴奋地对她说:“爷爷学会打字了。”“现在想起来,一大把年纪的老人了,要重新学习新事物,真的需要毅力。”范瑜说。
直到范雪森去世后,范瑜才知道爷爷为蹲点的荡田里付出了这么多。她说:“我一直以为荡田里住的都是我们家远房亲戚,在爷爷昏迷期间,荡田里村民蹲守在重症监护室外默默流泪,我才知道那里只是爷爷工作过的地方。”直到现在,范瑜翻看爷爷的日记,才知道爷爷当时在荡田里挖过河,种过地,带领村民致富。
范瑜说,从她出生起,爷爷奶奶就一直住在老城区南司弄,房子是老式的阁楼,冬冷夏热,很潮湿。其间,文体局建宿舍楼,爷爷有条件入住,但爷爷最终还是放弃了。爷爷说,自己搬进了楼房,乡下的朋友就不敢来找他了;即使后来拆迁换房,爷爷选房的宗旨也是便于好找,让村里人找得着。
“爷爷就是这样,用平常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行为准则,来感染我们,他给予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对生活的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范瑜表示,自己现在也是驻村干部,也要像爷爷那样,常把村民记心头,尽职尽责为村民办实事。
范瑜虽然说的都是点滴小事,但大家听了之后都深受感动,纷纷表示:细节打动人,小事见人心。在会上,大家纷纷谈起自己的感悟。他们说,要在工作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多讲付出,少讲回报;要像范雪森一样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时刻想着老百姓;要用范雪森精神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龙翔街道党委研究决定,要求在全街道开展“学习范雪森,做‘五有市民’”暨“价值观大讨论”活动,要求全街道上下组织开展“学习范雪森”大讨论,将学习范雪森与“菊乡先锋”创先争优、“四联四强”走访服务等活动相结合,并以此为契机,在街道全面开展“五有市民”推选活动。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