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校本教材内容搬上舞台 今日桐乡通讯员 李萍 摄
采访生活在运河边的人 今日桐乡通讯员 朱建潮 摄
老师教学生读校本教材 今日桐乡通讯员 吕伟东 摄
学校本教材绘漫画书签 今日桐乡通讯员 李萍 摄
我们和丰爷爷在一起 今日桐乡通讯员 李萍 摄
对于孩子们来说,乡土教材虽不如语文教科书那样重要,但乡土教材显然更能赢得孩子们的喜爱。
孩子们喜爱乡土教材胜过语文课本并不难理解。因为,学习这些内容,孩子们能在非常轻松自在的环境下进行。尤其,乡土教材里传统的本土游戏,历史、民间传说、轶事等内容给孩子们提供了另一个熟悉的陌生空间,成为丰富孩子们知识结构的动力。
爸妈原来这样玩
神秘游戏书里有
“最喜欢乡土教材,因为它很有趣。”一被问到乡土教材的特点,学生们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有说因为内容有趣的,有说因为实践有趣的,有说因为采风有趣的……只一点,所有的孩子都是三句不离游戏。乡土教材之所以能令学生们如此着迷,好玩的本土小游戏绝对功不可没。
在虎啸中心小学操场上的“房子”边,学生们聚在一起,迫不及待地要开始跳房子游戏。站在最前面的钱清松轻松地将小石块扔进第一个格子,然后金鸡独立,跳着向石块进发。只见他蹦跳着调整方向和角度,发力一踢,“啪”的一声,石块飞出老远落在了“房子”外面。“哈哈哈!”周围的同学哄笑了起来,起哄将钱清松推到了队伍后面。后面的朱瑾紧跟着跳动起来,只见她动作熟练地将石块踢进了休息区,双脚着地,夹着石块进入下一个,而后再用金鸡独立的方式将石块一格格踢过去,终于成功将石块踢出“房子”。“哦!胜利咯!”伴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一个接一个的同学玩着游戏。
在操场上的另一边,学生们正玩着抽打陀螺的游戏。学生们围成一个圈,让手中的陀螺一个个地转起来,非常好看。只见傅玲丽憋足了劲,用力地抽打陀螺,陀螺不停地旋转着,长时间不倒。一边抽打着陀螺,傅玲丽还一边念着:“杨柳活,抽陀螺;杨柳青,玩空中;杨柳死,踢毽子……”
如果你是虎啸中心小学的学生,却不会跳房子、不会弹玻璃珠、不会打陀螺,那你一定是OUT了。可别不信,这些上一辈童年记忆里的游戏作为“运河童玩”的内容被编写进虎啸小学的乡土教材《我家住在运河边》。如今,全校的孩子都将这些老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成为校园里最潮流的课间休闲方式。
“以前我放假就玩电脑或者看电视或者看小说,这些老师和爸妈都不允许。现在,我放假会和同学一起玩乡土教材里的各种传统小游戏,有趣得很!”虎啸中心小学的朱星怡说,她平时没事就翻翻乡土教材学习运河小游戏,现在连运河的小故事都记住了呢。“因为都是有趣的内容,不用死记硬背,我也能记住。” 朱星怡开心地说。
凤鸣小学的学生们学习了《子恺文学校本教材》后也学到了很多有趣的小游戏。沈梦冰和沈辰雨正坐在座位上玩游戏,只听他们一会儿喊耳朵、一会儿指嘴巴,玩得不亦乐乎。原来是沈梦冰正在教沈辰雨玩丰子恺游戏呢。“这个游戏叫‘口是心非’,也可以叫‘答非所问’,诀窍就是反应要快。” 沈梦冰边说边比划了起来。她让沈辰雨提问“耳朵在哪里?”然后,她连忙指着自己的眼睛说:“鼻子在这里。”原来,这个游戏需要指出的三个五官都完全不一样的,考验的是游戏者的反应。
“这个游戏看起来简单,真玩起来可容易乱套了。” 沈梦冰话还没说完就指着沈辰雨问:“眉毛在哪里?” 沈辰雨被她的突然发问惊了一下,伸手点着眉毛就说:“眉毛在这里。”“哈哈哈!”周围的同学都笑翻了,沈辰雨这么容易就上当了。“不行,这次不算,我们再来。”沈辰雨拿出了绝不认输的劲头,甩了甩手,认真开动脑筋,继续进行游戏。
旧方言新知识
螃蟹还有新吃法
乡土教材的知识深度,或许不及课本;乡土教材的图片精美,或许不及画册。但它紧贴本土生活的内容却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学生们的青睐,成为学生们紧张学习生活中的意外收获,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蟹脚上的关节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做剔肉的针……蟹上的骨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的蝴蝶……”吃蟹的学问可真不小,凤鸣小学的学生们看了《子恺文学》中所写的《吃蟹》后都跃跃欲试,想看看自己吃蟹的本领怎样。
沈润凯特地缠着父母帮他买了螃蟹。他回忆说,当天,红彤彤的螃蟹一摆上桌,他就抓起一只吃了起来。按着丰子恺的方法先折蟹脚再开蟹斗,待到吃蟹脚关节上的肉时却遇到了大麻烦。“蟹脚关节又大又硬我咬都咬不开!”沈润凯说,当时,自己顾不上保持蟹的完整性了,东咬一下西掰一下,终于蟹肉是吃到了,蟹壳也已经碎成一片片了。一通猛吃后,怎么也拼不回蟹的原状了。“我都不知道原来吃蟹的学问这么深。”沈润凯说,好多同学都回家试过吃蟹,但没有人成功的,不过他一直不愿意放弃,总想着找机会再试上一试。
“《子恺文学》教我们说方言,现在我越说越好了。”同是《子恺文学》迷的凌心怡,对方言情有独钟,“上一回老师让我们用方言表演买菜,太有学问了。”原来,凌心怡并不是桐乡人,能听懂一些本地方言却不会说,没想到有了乡土教材这个方言老师,可让她好好过了一把“方言瘾”。
以前,因为害怕说错,凌心怡极少开口说方言,可不会说方言也有不少麻烦。向老人问路对方不明白她说什么;同学们说特殊的方言词汇她完全不懂;陪妈妈买菜,普通话还价没有方言管用……“现在,我能说一些连本地同学都没听过的词了。”凌心怡说,很多本地同学的方言也是半吊子,因为她认真学习,所以进步特别明显,“像‘侬撒拧’、‘结棍’这些词,我说得可像了。”
凌心怡说,自从学会了方言,她觉得与别人交流更加亲切,方言丰富的词汇还给她和大家交流中增加了更多的乐趣,“方言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应该要好好学。”
正是因为喜爱乡土教材,创意无限的学生们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图片和文字,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认知。乡土教材上的“旧”知识渐渐地融入进学生们的生活中,带给他们全然不同的“新潮”感受。
厚重历史轻松读
故事个个很乡土
《走进乌镇文化》、《我家住在运河边》、《子恺文学》……近年来,许多学校的乡土教材都在不断进行革新,使其向着童趣化、特色化、精细化的方式发展,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在获得学生认可喜爱的同时,乡土教材作为桐乡本土历史文化的教本,指导学生探寻桐乡文化之根的使命从未改变。
乌镇植材小学的钱宇婷曾和同学们一起,跟随老师做过古镇探究的课题。
“那天我走了好多路,好像把乌镇都走遍了,我才知道原来乌镇还有这么多以前不知道的秘密。”钱宇婷说,最初她和同学们一样都觉得历史文化是深奥且又枯燥的。经过这次探究她才发觉,原来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并不是书本上的几页纸,而是可以从身边的石桥、古树中窥探过去,“老师说我们要学文化就必须去了解乌镇的历史,那些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桐乡退休老校长陈志农表示,乡土教材内容广泛、类型多样。通过乡土教材,学生们能了解到自己家乡的过去,了解先辈们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为我们创造幸福的。从中让学生们学会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热爱自己的家乡,并立足过去展望未来。“乡土教材就是让学生们知我家乡、爱我家乡,为家乡的明天努力。”陈志农说。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