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民间文艺

“三百年留香”的由来

  在桐乡,人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一句广告语:“三百年留香”,这句广告语用在清香四溢的杭白菊上的确非常贴切。而关于它的出处,还得从桐乡名人张杨园和他的农学著作《补农书》说起。


  张杨园,名履祥,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农学家。因世居桐乡炉头(今龙翔街道)杨园村,故人称“杨园先生”。张杨园自幼诵习儒家经典,一生穷经读史,设馆授徒,但他主张“治生以稼穑为先”、“门人当务经济之学”,并指出:“能稼穑则可以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能立廉耻;知稼穑之艰难不妄求于人,不妄求于人则能兴礼让。廉耻立,礼让兴,则人心可正,世道可隆矣。”他在读书、教学之余,亲自务农,岁耕田地十余亩,每届农忙,必停馆返里,主持收种,箬笠草履,下地劳作。所以他熟谙农事,于艺谷、栽桑、育蚕、畜牧、种菜、莳药诸事,无不精通。由于他主张“以农为本”,所以将自己的居室取名为“务本堂”。


  清顺治十五年(1658),张杨园48岁时,因感于湖州涟川《沈氏农书》阐述不足,撰写了《补农书》。此书被现代著名农学家陈恒力评价为“总结明末清初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伟大作品之一, 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种最可宝贵的遗产”。


  张杨园还是最早记载桐乡杭白菊的人,《补农书》也是最早记载杭白菊的桐乡地方文献典籍。他在书中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英,冬食根。每地塄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叶之半。茶性苦寒,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若种之成亩,其利视种豆自倍。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费采摘工夫,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易,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有黄白两种,白者为胜。”书中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菊花的性能、功效和食用方法,还介绍了种植方法,核算了种植利润,并明确指出“有黄白两种,白者为胜”。


  据考证,现在桐乡菊花种植最为集中的区域,即石门镇、龙翔街道和凤鸣街道等地,菊花确有黄、白两种,其中绝大部分为白菊,黄菊只是零星散见于田野之中,但始终未绝迹。


  由此可见,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桐乡人即以种菊为业。所以说“三百年留香”一语,不仅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杭白菊在桐乡悠久的种植历史,而且涵盖了桐乡浓厚的文化底蕴,它涉及桐乡历史名人张杨园先生和他不朽的农学著作《补农书》。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颜剑明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最新
 
图片
 
    热辣钢管舞 情迷白领族
    热辣钢管舞 情迷白领族
    志愿者在行动
    志愿者在行动
    土地流转增效益
    土地流转增效益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