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短短几百米的街上,经常好几家水果店扎堆“血拼”同质竞争加上电商冲击,不少店其实只能保本经营

水果店“遍地开花”背后还需冷思考

2014年02月24日 08:52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尽管顾客盈门,但水果店高额利润已经不再

 

  市区和平路,“青丰果园”门口的一张桌子摆放着许多看上去甚是“憔悴”的水果。店员一边处理着大把有些发黑的香蕉,一边大声喊着“特价了特价了!”

 

  店员说,由于生意冷清,每两三天都会有一批处理水果低于进价销售,“卖掉一点是一点,总比烂掉强。”

 

  细心的市民能发现,近些年,桐乡的水果店、水果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地落户大街小巷。在小区集中地段,更是相隔几百米就有一家水果店。

 

  一边是利润不佳,一边却又是高密度开店,桐乡水果店经营状况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于是,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

 

  物价步步攀升水果超市高利润不再

 

  2月21日下午2点左右,在市区屠甸路上的“胜华水果超市”门口,老板周金花一边给顾客刨甘蔗,一边称赞着自己卖的甘蔗口感好。“来看看,甘蔗、香蕉都很好吃的。”见到记者,周金花连忙热情地招呼起来。

 

  两个门面大的店铺内,三四十种水果有序地摆放在梯形柜台上,有苹果、香蕉等普通水果,也有美国脐橙、智利车厘子等进口水果,各种水果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色泽鲜艳、新鲜欲滴。“老板,这两天生意好不好?”记者的提问,让周金花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冷清,生意不好做。”她说,开了12年的水果店,经验有了,客源也不缺,但就是不见钱进兜。

 

  周金花说,三四年以前,最多的一天可以卖出300多斤水果,利润足有近400元,现在,反而不如以前。就拿这个月来说,一天最多卖出200斤水果,赚的还是只有400元,“都说要一年赚得比一年多,我们却是原地踏步。”“水果的进价是一天涨过一天,你看这个桂圆,前天进价还是每斤8元,今天一下子跳到每斤10元。”周金花说,我们的售价也不得不提高,从以前的每斤14元提到每斤16元。“一斤桂圆我们也只赚了6元,这6元还不是全部进口袋的,还有房租、水电费……”周金花说,现在水果的利润太薄了,好点的能到20%,一般也就15%,刨去人工和水电费也就是勉强保本,维持生活罢了。“进口水果,是不是利润更大一点?”周金花坦言,进口水果的利润确实大于传统水果,但是销量差强人意。

 

  周金花还深深地记得,去年9月份,自己花了400多元,进了一小箱火龙果,“只卖掉了一个,后来全部烂在了冰箱里。”周金花说,进口水果问的人多,买的人少,有些顾客拿起来看看,问了问价格就又放下,毕竟高于传统水果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普通老百姓大部分也只是“尝个鲜”,不会像传统水果那样大量购买。

 

  水果店“翻着倍”开张门槛低是主因

 

  来自四川寿县的张芹,早年在市区振华路开副食品小店,由于生意平平,便寻思着找个新行当。渐渐地,她发现无论在超市的水果区,还是在水果店,总是会看到一排等待付款的人。“桐乡人对于水果的偏爱是商机。”张芹说。于是,2010年,她结束了副食品店,开了一家“博杰果业”。“博杰果业”开业之后,生意蒸蒸日上,店面也从两个扩大到了三个。

 

  直到去年上半年,水果店渐受冷落,不少老顾客来得也没那么频繁了,张芹开始觉得有点吃力。“开水果店的越来越多了。”张芹暗暗叫苦,她很快发现,附近300米内,一下子新开了两家水果店,最近的一家只跟自己的店铺隔了一个路口,还在门口放置了音箱,不停播放着快节奏的音乐,大有与她一较高下的架势。

 

  其实,类似的竞争在桐乡很多大街小巷都在上演。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区公园路,不到500米就有3家水果店;广福路上,300米内也竞相出现了2家水果店;庆丰北路上,相隔一个转弯口,开了2家水果店,再往前100米,又是1家……

 

  让张芹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如今桐乡大大小小的水果店已有好几百家,桐乡水果店已进入饱和期。由此引发的竞争加剧,也使昔日水果店可观的利润出现缩水。

 

  面对这几年水果店的“疯长”,在和平路桐乡市副食品批发市场里从事水果批发生意10多年的“警伟果业”老板赵警伟,也感受到了行业的一丝寒意。

 

  在赵警伟看来,水果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不仅对学历要求低,相对于其他开店做生意而言,对资金投入要求也不高,所以很多外地人来到桐乡首先选择的生意可能就是水果销售。“过去,利润大概在两三成。现在赚得没以前多了。除了竞争大,成本上涨也是一大因素。”赵警伟用自己的店铺算了一笔账,6个店面租金就得高达36万元,3名员工工资一共12万元,再加上水电费、损耗费、税收等一系列的开支,一年的成本支出在70万元左右。

 

  水果网购时代渐近传统销售“雪上加霜”

 

  晚上7点,夜幕已经降临,市副食品批发市场里,曹子财果业的老板借助着店里昏黄的灯光,将门口堆放的水果一箱箱往里搬。“生意不好啊,每天就是这样搬进来,第二天再搬出去卖。”老板说着,无奈地叹了口气。“有很多小年轻,现在都喜欢网购。网购水果,你说我们生意能好吗?”该老板一语道出了现如今水果销售真实的现状——除了实体店之间的竞争,网络营销也开始来趟这场“浑水”了。“新货智利车厘子2斤120元,3斤170元,原包装5斤270元……”新浪微博名“中国好水果桐乡站”刚公布了一条微博,就引来了不少“果粉”的“围观”。中国好水果桐乡站是一家在网络上销售水果的官微,拥有微博粉丝数量超过2000个,微信好友100多个,出售水果除进口水果外还有当季时令水果。

 

  中国好水果桐乡站负责人周杰表示,虽然在桐乡他们是唯一一家网上销售水果的,但是这样的模式在淘宝等一些网购平台上早已红火了一段时间。

 

  记者尝试着在淘宝中输入“水果”一词,便出现81.29万件宝贝,2.5万个相关店铺,为了方便搜索,淘宝还设置了原产地、品种等选项。

 

  家住天仁庭院的卜洁慧,是一名“网购达人”,几乎每天都会收到邮递包裹。从去年下半年起,她连水果也在网上买,“想吃什么水果直接搜索,一般都是默认顺丰速递,两三天就可以到了。”卜洁慧说,周围不少人在买,网购水果不仅不受地域性限制,送过来的水果大多也较新鲜,挺方便的,如果运送过程中出现压坏,甚至腐烂的情况,可以直接拒收。

 

  在桐乡,像卜洁慧这样的群体不在少数。

 

  周杰说,网络销售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他说,比如,现在是智利车厘子的收尾季,也是吃车厘子是最划算的时间段,刚上市时价格要卖到每斤85元至95元,这几天价格已经回落到每斤60元,数量多的话,还会更优惠,而这个价格在实体店是远远不够的,“根据测算,与传统渠道相比,网络购买优质水果的价格可以降低10%至30%。”

 

  周杰分析,相比实体店,网络销售不需承担店面租金、水果损耗等成本,价格优势较大,可以直接向水果进口商、国外农场直接采购引进水果,减少了流通环节,“帮顾客减少了这部分的费用,价格上自然就有了优势。”

 

  地域限制小、配送范围大、反应迅速,也是网络营销相对于实体店经营的优点。周杰坦言,仅车厘子,现在每天就能卖掉约100斤,桐乡站平均每天进口水果的订单可以达到20单。“我们的销量主要集中在进口水果,针对桐乡的市场,客户有需求,根据订单直接拿货,完全规避了水果行业损耗大的缺点。”

 

  市场趋于饱和水果店也要寻求转型

 

  实体店“疯长”竞争加剧,加之网络冲击,桐乡的“水果大军”已经接近饱和状态。“蛋糕就这么大,分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竞争越来越大。”赵警伟说,从目前看来,这样的竞争更趋于恶性竞争。他分析,由于大家都是同质化的竞争,对于同行而言,进价几乎都是透明的。所以,竞争只能在价格上做文章,而价格战其实就是在压缩原本的利润,这也是那么多水果老板喊着“不赚钱”的原因。

 

  赵警伟坦言,水果店,选址是首要,选择好的地段,便于消费者购物,比如小区门口或附近,居民相对聚集,这样消费者多,市场才大。但是也要切忌扎堆,因为水果店不同于服装店、鞋店,讲究集聚效应。另外,经营者应该对水果和水果行业有所了解。“货源选择很重要,一般都是凌晨三四点起来到水果批发市场上货,有了好的货源,会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利润空间。”赵警伟说。

 

  如果同质竞争加剧,水果店、水果超市的洗牌恐怕在所难免。业内人士表示,从水果摊升级到水果超市,对经营者和水果市场来说的确是一次飞跃,但如果缺乏专业人才和规范化管理,势必会阻碍其自身的长远发展。谁能率先走出去,谁才能站稳脚跟。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孙怡 文/摄 编辑: 张磊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