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头、便服、身板结实、脸上刻着“刀光剑影”,一根根地吸烟,任由一株绿萝乱七八糟地在办公室的地板上疯长……
他就是吴颂华,桐乡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看上去不拘小节的他,办起案来却心细如发,因为一直坚持记工作笔记,还被称为当今“最老土”的大队长。
吴颂华打开书橱,分两次抱出从警以来的50多本日记。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案件信息、嫌犯资料,还有很多粘上去的头像,铅笔勾画的地图……记日记的“笨办法”是破案的前提和依据,更包含了一名刑警的职业责任。
●大妈的一篮鸡蛋
“我深知老百姓丢鸡失羊的苦和恨,他们的感情最淳朴,作为民警,你尽没尽责,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肯付出真心,哪怕案子一时破不了,也会得到他们谅解。”
——摘自吴颂华日记
翻开吴颂华1998年从警时的开篇笔记,纸张已有些泛黄,他记录了一个大妈给自己送土鸡蛋的暖心故事。
1998年6月,桐乡梧桐辖区发生一起盗窃案。当时,吴颂华来到梧桐刑侦队做侦查员还不到一个月。接到报警后,吴颂华和队友一起展开侦查,意想不到的是,很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这让初出茅庐的吴颂华倍感兴奋。
几天后,派出所里来了一位大妈,她是盗窃案的受害人,大妈拎着一篮子土鸡蛋,说要送给帮她破案的小伙子们加夜班时吃。再三推辞不掉,吴颂华只得收下,那一刻,他感觉大妈慈祥的脸上写满了期待,也感觉这一篮鸡蛋重如千钧。
吴颂华说,自己从小立志当警察,这件事后,更加坚定了他做一名出色刑警的信念。
●破案时的意外收获
“跳出案件思考案件,很多时候能打开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
——摘自吴颂华日记
多年刑侦工作练就了吴颂华缜密、果敢与敏锐的洞察力,正是这样的特质,使得他不错漏一丝线索。
1999年的一天,吴颂华和战友通过乔装打扮,从上海抓回一男一女两个涉嫌贩毒人员。在做笔录时,女嫌疑人表现出后悔:“都是因为认识了这个贩毒男人,受他影响才会走上这条路。”她还向民警讲起自己曾和不久前一起凶杀案受害人的儿子谈过恋爱,又绘声绘色地描述男方家里如何如何有钱。
这些原本与贩毒案无关的话,却一下子触动了吴颂华警觉的神经。因为前不久有一起杀人案,由于缺少有价值的线索而搁置,他正急着呢!
眼前这个嫌疑人反映的会不会与那起杀人案有关?通过追问,嫌疑人回忆说,一次,她和几个朋友一起吸毒时,曾和本地一个叫“张麻子”的男子说起过前男友家很有钱,家里还放着一对金菩萨的事。
线索对上了!接下来的侦破工作就犹如抽丝剥茧。“张麻子”很快被“请”进了公安局。他交代,正是听“女毒友”说起她前男友家有金菩萨,自己因为吸毒手头拮据,于是便萌生了行窃的念头,在行窃过程中因被发现而杀了人。
●嫌犯要将真相告诉“好心的警察”
“犯罪分子哪怕再可恨,但他的家人却是无辜的,同样也是受害者。当时看到那对苦难的母子,作为一个父亲,虽然我的眼里没流泪,但我的心在流泪。”
——摘自吴颂华日记
一提到警察,人们总会想到冲锋陷阵的硬汉形象。但在刀光剑影面前,刑警有时也需要侠骨柔肠、真情感人。
12年前的新年前夕,桐乡市濮院镇一家托运站工作人员在装卸货物时发现了一个来路不明的箱子。箱子不大,但里面却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托运站员工怀疑是定时炸弹而报了警。
案情重大!当时还是刑侦大队侦查员的吴颂华接到指令后第一个到达现场。在确认箱子系一个爆炸装置后,将它转移至安全地带引爆。
排查访问过程中,有一条线索反映,几天前一名在桐乡某招待所落脚的北方男子很有可能就是这起案件中放置炸弹的嫌疑人。但当民警赶到招待所时,男子已退房离开,在还未来得及打扫的房间里,吴颂华找到了导管等制作炸弹的部分零件,警方很快查证这名男子为王某,哈尔滨人。
吴颂华和队友一起飞往哈市。在北国冰天雪地的恶劣天气下,他和队友们连续出差一个多月,甚至放弃了除夕和家人的团聚。
通过一段时间排摸调查,警方决定从王某上小学的儿子身上找线索。但当他们去学校了解情况时,却发现王某的儿子已经几天没来上课了。
侦查员迅速赶到王某住处,推开门的刹那,吴颂华呆住了!十几平米的房间除了灶具、床和几个凳子,可以说是家徒四壁。角落的床上,躺着一个面容枯槁的妇女,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正一边做饭,一边照顾她。
这名女子就是王某的妻子,因为患病长期卧床,平时主要靠王某打工维持生计。王某出事后,母子俩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看着眼前这对母子,吴颂华心酸不已,临走时,掏出200元钱塞给王某的妻子,并叮嘱她见到王某一定要劝他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正月初六,王某落网,但他拒不交代自己的罪行,只是提出想见一见家人的要求。民警告诉他,刑事拘留期间不能与家属会面,不过可以给他看一段当天在他家的搜查录像,里面有他的妻子和儿子。
第二天凌晨2点,吴颂华接到看守所管教民警打来的电话,说嫌疑人王某指名要见他。原来,王某是为了给妻子治病、儿子上学,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答应帮别人放置炸弹。当他在录像中看到,民警不但没有因为妻子是嫌犯的家属而故意刁难,反而掏钱救助时,一直态度强硬的王某被深深感化了。考虑了大半夜后,王某终于决定坦白。不过,他指名要把真相告诉那个“好心的警察”。
根据王某的交代,桐乡警方打掉了以罗某、顾某为首的两个涉黑涉恶团伙,托运市场恢复了正常经营秩序。
●抓了潜逃17年的命案逃犯
“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对刑警来说,这简直是一种耻辱。为了那些受害人和失去亲人的受害人家属,为了刑警的尊严,吴颂华,你要加油啊!”
——摘自吴颂华日记
记者注意到,在吴颂华的刑侦笔记中,还有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透露出自责和自勉。
对于那些命案积案,像是压在他心中的大石头。
今年5月,吴颂华得知17年前的“1995·11·1”抢劫杀人案负案在逃人员廖永学,在今年4月曾与家人联系的线索后,重新组建专案组进行侦破。
1995年11月1日晚,廖永学伙同他人,携带尖刀、木棍、电筒等工具,趁着夜色来到桐乡市凤鸣街道(原同福乡)长山河边,以溜缆绳下滑的方法潜入停泊于该河的李某、诸某夫妇的运输船上,采用殴打等手段对这对夫妇实施抢劫。在抢劫过程中因李某反抗,廖永学持尖刀将李某捅伤,导致李某因失血过多死亡。案发后,案犯万某、邓某先后落网。然而,廖永学一直杳无音信。
获得线索后,吴颂华和专案组民警一起多次上门对廖永学家属展开劝投工作。
今年9月,专案组通过缜密侦查,获悉潜逃17年的抢劫杀人犯廖永学已经改名为“吴启中”,并潜逃至新疆的信息。10月19日,抓捕组在新疆喀什市将廖永学抓获。
目前,桐乡已实现连续4年命案全破的战果,吴颂华个人也获得了一长串的荣誉。
●“我的时间不属于我自己”
“志兰,上周末,说好带你和儿子去秋游的,对不起,因为突发案件,我又一次失约了。结婚10年来,无数次的失约,你却没半句怨言,只有身为警察的你,才会这样深切地理解自己的爱人。等我们都退休了,一定好好陪我的警花小妹。”
——摘自吴颂华日记
吴颂华的妻子姚志兰也是民警,当她发现这篇情意深深的日记时,百感交集,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的确,在刑侦战线上,吴颂华无疑是一把利剑。但对于家人,吴颂华却承认很不合格,他把夫妻情、父子情深深地藏在心里,尘封在日记里。
说起吴颂华,姚志兰说自己从没有享受过花前月下的浪漫,一是吴颂华太忙,根本无法约会,哪怕偶然约会成功,单位不停地打来电话,浪漫氛围全没了。所以吴颂华后来就干脆告诉她:“我们以后不要再约,因为我的时间不属于我自己,也不属于你。”
前不久的一个周六,吴颂华因为刚忙完一个案子,破例带妻儿到家门口的公园玩了一次,虽然时间很短,但姚志兰却感觉非常开心和满足。
今年5月,就在吴颂华全力侦破一起命案积案时,他的爷爷因急性胃穿孔住院。姚志兰想打电话给吴颂华,但几次拿出手机又都放下了,因为她知道丈夫太忙,不可能一下子从外地赶回,打电话反而会分了他的心。
在爷爷病重期间,老人家念叨着颂华的名字。吴颂华抽空去医院看望,然而不到10分钟,他的手机就响了,因为案情会商,他不得不逃避爷爷不舍的眼神悄悄离开。
让他万分悲痛的是,再后来听到的竟是爷爷离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