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兴,1966年出生,从事公安工作已有22个年头,担任社区民警也有10多年了。人到中年,沈建兴身材不免微微发福,但穿上警服,便立刻透出凛凛威风,一种使命感扑面而来。身为警察,除恶维安是本职,但是在社区里,更多的则是护好一方百姓的太平日子。
社区居民的“和事佬”
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用在沈建兴身上一点不为过,因为他就是梧桐街道永宁社区老百姓心中的“大管家”。不管柴米油盐的小事,还是东边一家和西边一家吵起来了,沈建兴都二话不说,前去劝架。社区里的小姑娘捡到一个钱包,沈建兴赶紧调出监控帮忙找主人。担心社区里80多岁的老人出门买菜不安全,沈建兴特意安排别人每天帮老人买菜,油盐酱醋米就自己掏钱买了送过去。
社区里的鸡毛蒜皮事情很多,沈建兴从来不怕麻烦,就怕居民说自己办事不得力。“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噪音问题。”沈建兴说,经常接到居民的举报电话,说楼下商铺的音响声音太大,整天循环播放,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干扰。
有一次,沈建兴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这些商铺的店主很精明,音响的声音并没有达到噪音的标准,警察没办法依法处置,但是听多了确实挺招人烦。一边是居民怨声载道,一边是店主不依不饶:“你让我关了音响,我还怎么做生意啊?”沈建兴灵光一闪,便答道:“上海南京路够繁华吧?那儿用音响招揽生意吗?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听的,你这么一放,附近的客源都被你赶走了。”
这么一说,店主还真愿意把音响关了。事后回访居民,对方连连称赞他办事靠谱。沈建兴说:“也有店主不配合的,会骂人。如果我挨几声骂,店主能够关掉了,那也好的。”
流浪汉的“好家长”
永宁社区以前总是成为流浪汉的光顾地,沈建兴在巡查的老街上注意到了他们,发现当中不少人都存在精神障碍,根本无法沟通。他们身无分文,又没有带任何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靠乞讨为生,居民们都避之不及。这下可如何是好?
让他们就这么待着,夏天倒是还好,到了冬天,晚上睡在大街上,没吃没穿的,那可要遭罪了。沈建兴只好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将他们送入嘉兴市康慈医院进行治疗。入院前得家属签字,沈建兴就代为签字,就成了那些流浪汉的“家长”。“他们病情恶化了,或好转出院了,都得找我。前两年送进去四五个流浪汉,今年还有两个没出院。”沈建兴把他们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真的像自己孩子一般。
八旬老人的“忘年交”
去年,沈建兴认识了一个老人叫屠世昌,83岁,绍兴人,却在几十年前丢了户口。为了这个老人的户口问题,沈建兴常常绍兴、桐乡两头跑,终于替老人补齐了证件,办好了户口。老人住在永宁社区夏家浜27号,今年房子要拆迁了。老人跟继子关系不好,又不愿意回绍兴,但是住在桐乡就无人赡养了。为了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沈建兴联系了拆迁办和其他相关部门,替老人办好了养老保险,将他送进了钱林敬老院,才安下心来。“老屠跟我同天生日,今年12月12日那天,我正好值班,没去跟他一起过生日,感觉挺惭愧的。”说着,沈建兴眼里隐约闪着泪光,“过几天,我买点东西去看看他。”
说起沈建兴,同事徐华锋警长对他连竖大拇指:“老沈是整个所业务最精通的,工作责任心也很强,平时工作总是喜欢加班加点,休息天也闲不住,时不时来警务室坐坐。”
辖区里一度偷窃案高发,只要有一丝线索,沈建兴就一直跟下去,直到破案为止。他还时常反思为什么社区里总是发案,“因为防范没到位啊!”想到这个点,沈建兴二话不说,搜集了永宁社区沿街店铺的店主号码,构建了一个短信网,一旦巡查时发现可疑人员,立刻发短信提醒店主。果然,有了短信网,发案的次数日渐减少了。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