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红旗村里处处是“时代烙印”

2014年12月12日 08:58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程新星 实习生 朱秀华

  在320国道旁,被树叶掩盖着,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若隐若现,轻轻拨开,一个箭头,指向凤鸣街道红旗村。

  三五成群的房屋,逼仄平坦的村路,蜿蜒曲折的河流,红旗村,总算满足了对村的那一点念想。

  走过,看过,听过,村民自发栽种的树林,成了“天然氧吧”;藏在角落的苏式建筑群,成了稀罕事物;直立的毛主席语录碑,成了史实镜子……村里的点点滴滴入了眼,入了耳,也入了心。

  不知不觉,天色垂暮,炊烟袅袅,几多幽谧,几多娴静。临了,竟有些挪不动步,私心想着,若能住在这里就好了。

  “天然氧吧”里的静谧

  村,总是挂着一抹绿,红旗村亦不例外。从进村的村口小道开始,绿色触目可及。越往里,绿意愈浓。“花了30多年才养成的绿。”这是该村村主任蒋卫民引以为傲的一件事,因为在未喊响“森林桐乡”的口号前,村民便种起了树,特别在曹将门小组,还形成了一片近400亩的森林,外头人喜欢“摩登”地称它为“天然氧吧”。

  事实上,中间有一段小插曲,曹将门小组的村民种树种出了名气,曾经,在还有“灵安镇”的年代,此地出了镇上的第一个万元户。蒋卫民坦言,现在这户人家已今非昔比了。

  言归正传,复得返自然,擦肩而过难免会略带可惜,花上10来分钟,去“天然氧吧”,哪怕是养养眼,吸一口清净空气也好!

  由于是50多户农户自发栽种,各自“圈地”,少了“前瞻性”的规划,忘了留条“出路”,所以,进入森林的路走起来有点吃力,这时,蒋卫民寄希望于未来的旅游开发了。

  可眼下,唯有凭借本能的方向感前行。踩过一片杂草,跨过一道沟渠,爬过一段土坡,沿路的树密密麻麻,高的,矮的,粗的,细的,各具形色。

  有些伸长着枝条勾住你的衣裤,有些变幻了颜色吸引你的眼球,又有些脱落了树叶等待你的怜惜。

  不同的姿态代表不同的树种。榉树、银杏树、香樟树、皂角树……这里共有五六十种树木,要论它是一个植物科普园也不为过。

  “只是难行、隐蔽,平日里,连个人影都没有。”蒋卫民摇头说道,其实,里头别有洞天。

  忽然,一阵厚重的鸣笛拉响,是轮船经过的声音。循声而去,即是蒋卫民口中的那一个幽深、静谧的“仙境”,旁边,恰好是长三河,环绕而流。

  “仙境”的树比外头的树长得更好,在一片落叶地上,树木参天而上,树干自由招展,树叶绿得深沉,且茂密得像一把保护伞,阳光只能见缝而入,若是遇上有风,风吹得叶子摇摆不定,沙沙作响,听上去犹似一首未经编曲的歌。

  不要“辜负”大自然的美意,闭上眼睛,深呼吸,给肺“洗个澡”,给心“放个假”吧!

  村子里的“洋气”

  庄稼、人家、鸡鸣、鸭叫……拼凑在一起,串联在一起,便成了人们印象中最常见的乡村摸样。

  乡村,原该如此。然而,红旗村偏偏有些“个性”,从传统的骨子里流露出了些许“洋气”。

  在该村新屋里村民组,有一片建筑群,前后共有4排,和一般的乡村民宅不同,少了几分婉约,倒多了几分洋气。

  老砖厚墙、黛瓦烟囱、方柱木窗、带地下室……与众不同的点、线、面,有了一种错觉,仿佛把人带到了另一个国度。听当地村民讲,这些房子是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属于苏式建筑。

  呵!难怪了!

  不过,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经历了风霜雪雨,时代变迁,年久失修,如今,这片苏式建筑群除了依然可见的格局和神韵,大多已破败不堪。

  墙外的粉刷层剥落了大半,露出了青砖;屋顶的瓦片碎裂了许多,漏进了光线;门窗的玻璃缺失了几块,渗入了寒意;墙边的角落堆满了杂物,滋生了脏乱……

  幸好,有一栋房子还算完好,门前有条狗,大门敞开着,应该是住人的。原本,记者想要走进一观,门外喊了几声,没有应答。

  正在徘徊之际,一位年轻人经过,顺口说了声:“住的人去桐乡了,还没回来。”“为何出门不关门?”

  年轻人笑称,那么破的房子,没什么值钱东西好偷的。

  貌似有几分道理。于是,止步门前,另一个关于“为何存在”的问题产生了,毕竟,这片建筑群放在城里会更“顺眼”些。“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像‘铁哥们’,所以,在成立地方国营蚕桑场时,就照着苏联建筑的模样建了。”蒋卫民说,后面的历史就一波三折了。

  1965年,发生政治变动,蚕桑场被迫关闭。后来,由于地方病防治需要,又见房屋闲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等4家医院在此设立临时医院。

  忙碌了一段时期,临时医院撤离后,村里将其收归集体所有,继续用作制种养蚕。直到90年代中期,村里按照已划分的村民小组,一幢房子对应一个村民小组,让农户轮流养蚕。

  然而,由新变旧,由好变坏,渐渐地,一些房子出现坍塌,农户便离开了,这里又一次冷清了。

  见房子空着可惜,大约10年前,来了一位温州永嘉人,村里就把部分房子租给他弹棉花。估摸着就是人不在却留门的那家。“有他在,还能帮忙看着点。实话讲,老底子留下的房子,舍不得拆,而且在桐乡蛮罕见的。”蒋卫民脸上浮现了留恋的表情。

  一块石碑代表一个年代

  红旗村,名字里带着一张“时代标签”,发生着与时代相符的故事。“要说这个故事,就得先去看一样东西。”蒋卫民带领记者来到了一座石碑前,这座石碑挨着苏式建筑。

  走近,驻足,细瞧,只见碑面第一行镌刻着“毛主席诗词”五个大字,紧跟着的便是诗的题目和内容,均采用阳刻手法,字体铿锵有力,字迹工整清秀。

  虽说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但是石碑保存完好。在2010年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时,又加了边边角角,当作保护。“这首《送瘟神》是毛主席所作,详细记录了当年血吸虫病泛滥的情况。现在一些村民还会背诵。”蒋卫民说,“老底子,村民喝的、用的都是河水,还要下田劳作,感染血吸虫病的人多得不得了。”

  听老一辈人回忆,解放初期,疫情波及甚广,因为气候条件好,土壤肥沃,降雨量多,适合钉螺生存,所以浙江省的患病人数位居全国第三。其中较为严重的流行区,患病者相继死亡,人烟稀少,十室九空,田园荒芜,造成了“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而毛主席的诗词正好应证了这一点。

  蒋卫民告诉记者,当年,他还小,在他印象中,红旗村也是疫情肆虐,村民苦不堪言。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熬了很久,才赶走了这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瘟神”。

  血吸虫已然彻底退出了村民的生活圈。可是,当初医疗水平有限,血吸虫病是无法根治的,患过病,存活下来的老人至今饱受着后遗症的困扰,他们的肝脏比一般人要大,并时常伴有肝区压痛等症状,病痛的折磨,给老人原本安乐的晚年生活平添了苦楚。

  历史无法改变,接受,是对《送瘟神》最好的缅怀。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 红旗 时代 房子 血吸虫病 建筑群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