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桐乡徐悲鸿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在洲泉镇的稻香人家度假村挂牌成立。这样的交流中心全国只有7家,而浙江只有这一家。稻香人家负责人李维江表示,引入徐悲鸿文化,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文化名人的艺术艺德,同时也是为了充实桐乡、洲泉的精神文化内涵。今后,中心将不定期举办一些绘画、书法等方面的艺术交流活动。
一个景区负责人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实属难能可贵,而这与近几年洲泉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密不可分。“洲泉是经济大镇,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都创造了许多辉煌,但这些都是硬实力。洲泉的经济要可持续发展、要走得更稳更远,还需要靠文化这个软实力。”洲泉镇党委书记盛月良说,洲泉正通过挖掘本地文化、引入外来文化,内外兼修,使工业与文化、工业与旅游、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融合发展。
有中生新——让本地文化发光发亮
洲泉历史悠久,是一个千年古镇。现有12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蚕丝织技艺和高杆船技。在经济加速腾飞的过程中,文化在洲泉被赋予新使命,确立了更高的价值标准和更丰富的内在要求,以助力经济发展,助力洲泉小城市发展。通过“内挖”,洲泉“有中生新”,让老底子的文化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桑蚕丝织技艺在洲泉已经传承800余年。2010年,洲泉成立了全国首个乡镇蚕俗文化博物馆。2013年,博物馆迁建,新馆以原生态、旧工艺、传统式陈列展示了蚕的起源、蚕的饲养过程、蚕丝的加工等几个部分,并有熟谙蚕桑丝织技艺的妇女进行缫土丝、经纱、织布等现场演绎。
高杆船技始于南宋,是洲泉青石双庙渚一带迎蚕花胜会的表演活动。洲泉镇政府十分重视蚕花胜会和高杆船技等民俗文化的保护。双庙渚蚕花胜会在中断了半个世纪后,逐年得到恢复和发展。从2001年开始,洲泉镇已经举办了9届蚕花胜会,特别是2010年,洲泉举办了蚕丝品博览会,通过开展传统剥蚕茧比赛、蚕花胜会祭会仪式、高杆船技等水上表演以及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提升了高杆船技和蚕花胜会在杭嘉湖地区的知晓度。2011年,洲泉还在传承人相对集中的村庄建立了岸上高杆船技训练基地,解决了传承人带徒训练的场地问题。
在洲泉镇坝桥村,有一个坝桥大礼堂,这是我市为数不多且保存比较完整的文革标志性遗迹。从2012年开始,坝桥大礼堂进行了整修翻新工程,并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一段历史的重要载体,它成为了洲泉展示村级文化、进行红色教育的特色阵地。
此外,洲泉还有不少历史文化名人曾留下屐痕,如晚清四大篆刻家之一的胡匊邻,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吕留良等。南宋名相赵汝愚是洲泉镇东田村人,东田村已计划明年开工建设赵丞相府。
无中生有——让外来文化提升地方内涵
在深挖本地文化的同时,洲泉还通过社会人士积极引入外来文化,让洲泉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最早为洲泉引入外来文化的是浙江野林滩金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富良。陆富良是杭州人,但父亲是洲泉人,因此,他对洲泉充满了感情。2008年,陆富良来洲泉投资开发野林滩,创办了金岛书画院,并邀请了西泠印社的执行社长担任画院的名誉院长,邀请了其他很多书画院的院长担任名誉副院长。金岛书画院经常组织全国各地的书画家来洲泉采风交流。陆富良说,他计划再创办一个陶瓷书画博物馆和一个艺术馆,今后,在野林滩开设艺术培训班,让洲泉甚至桐乡的孩子能接受艺术的熏陶,能获得来自全国各地画家、书法家的指导。陆富良说:“文化与旅游结合,不仅提升了景点的内涵,还造福了当地百姓,提升了当地品位,一举多得。”
李维江与陆富良的观点一致。在引进徐悲鸿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之前,稻香人家度假村就引进了徐悲鸿陶瓷艺术馆浙江分馆。馆内陈列的陶瓷艺术品采用的都是徐悲鸿创作的书画作品,其中以形态各异的骏马占多数。该馆为陶瓷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交流技艺的平台,又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创建了一个领略陶瓷文化的窗口。李维江表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密不可分,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则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缺少活力,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