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从落后到领跑,呕心沥血实现华丽转身

桐乡教育30年 在改革中破浪前行

2014年09月10日 08:40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许惠良

  31年前的1983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发文批评“茅盾故乡文盲多”,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桐乡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

 

  这对桐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警醒,更是奋起直追的鞭策。

 

  此后,全市上下励精图治,高起点谋划、全方位布局,建校舍、强师资,坚持教育均衡化发展,一场知耻而后勇的追逐拉开序幕。

 

  实践证明,谋事在人,只要戮力同心,万事终有所成。

 

  6年后,浙江省人民政府表彰了11位抓教育成绩显著的县委书记、县长,时任桐乡县委书记夏益昌名列其中。

 

  2007年,《人民教育》杂志第12期刊发文章《桐乡:教育走向城市化》,用洋洋洒洒万余字,全面阐述了桐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批评到褒奖,从落后到领跑,桐乡教育用了30年时间,从小麻雀蜕变成了金凤凰,实现华丽转身,成了省内乃至全国各县市区学习的楷模。

 

  忆往昔:差、多、少

 

  桐乡教育发展“猛虎”挡道

 

  所谓的“差、多、少”,指的是“校舍差、流生多、教师少”,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桐乡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

 

  校舍差,究竟差到什么程度?这一点,原石门中学校长朱其坤记忆犹新。

 

  据朱其坤回忆,当年的石门中学校舍均是平房、破败不堪,每到下雪天,由于担心会压垮房子,一帮老师还要爬到屋顶上去扫雪。

 

  虽然校方采取了预防举措,意外还是发生了,有一年,积雪将学校的食堂彻底压垮。

 

  其实在当时,石门中学的条件相对还算好,不少农村地区的校舍大多是危房,而且连像样的课桌椅、教学仪器都没有配备齐全。

 

  受条件限制,加上广为流传的“读书无用论”,当时每年流失的学生很多,小学和初中的流生率最高达到了50%。

 

  为了改变不利局面,1984年,桐乡县在屠甸红旗中学召开现场会,号召全县各校抓好流生工作。

 

  “为了说服学生回来上学,最多的一次,对一名学生进行了10多次家访。”原桐乡二中校长张宏良当时在留良初中当校长,他告诉记者,那一年除了管好教学,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了抓流生工作上。

 

  通过努力,学生回校了,但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老师紧缺。

 

  朱其坤说,按照当年1个班级至少配备3.5名教师的比例,石门中学的老师配备数量不足,为此他曾多次申请增加教师,但教育部门也很无奈,因为根本无人可派。

 

  “基本每所学校老师都很紧缺,不少地方一个老师得兼多门课。”张宏良对此感触颇深,他说,大部分学校里,教师以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为主,师资力量明显不够。

 

  “差、多、少”现象的普遍存在,成了上世纪80年代阻碍桐乡教育发展的“拦路虎”。

 

  强投入:“软”“硬”两手抓

 

    建好房子,找好老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好校舍和好老师,提升教育质量就是空谈。

 

  1985年,桐乡县政府拨出专款,用于修缮教师住房和校舍,此后,各地教学环境初步得到改善。

 

  1990年,县政府下发《关于实施村破旧校舍改造规划的通知》,计划在全县范围内改造、建设新的乡村学校。

 

  据当时的桐乡县副县长徐宜芬回忆,1991年,她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实施村破旧校舍改造规划,也就是村小改造。“3年间兴建、改造了134所村级校舍,学校各项配套也均实现达标。”徐宜芬说,当时为了筹集资金,选择了群众集资的方法,好在群众都很支持办学,仅1991年至1993年,全县集资达1600多万元。

 

  农村校舍得到改善之后,从1994年起,梧桐镇范围内的小学、初中,逐渐得到了规划和新建,教育基础设施全面增强。

 

  硬件的加强用了近10年时间,而软件提升则相对较快。

 

  1993年,原桐乡市教育局局长陈圣贤上任伊始,案头上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师资队伍建设。

 

  据陈圣贤回忆,经领导班子商议,当时定了三条策略:第一条是从高等学府引进专业人才,第二条是在屠甸镇创办高师预科班培养人才,第三条是给一些符合条件的民办、代课教师转正,并给予正规培训。“揽人三策”实施后,效果很明显,从1995年至1999年,桐乡教师从4000多人增加到了7000多人,这些教师构成了目前桐乡教育届的主力军。

 

  在陈圣贤7年任期内,还有一件事令他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那时有偿家教之风盛行,为了整治这股歪风邪气,桐乡教育部门下发了“一杜绝、二制止、三不准”等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2000年后,桐乡教育的软硬件发展越发趋稳,以2013年为例,该年度教育经费支出18.56亿元,全年完成基建项目12个,落成桐乡一中教学楼拆建工程、高桥新区中心学校等建筑面积共计6万平方米。

 

  重布局:一碗水端平

 

  坚持教育均衡化不动摇

 

  在很多地方,往往会专门建造一所好学校作为“窗口”来宣传。而在桐乡,却没有“窗口学校”这一概念,因为这里所有的学校均为“标配”,随便拿出一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一碗水”究竟是怎么端平的?这要归功桐乡教育的科学布点,和那份始终如一的均衡化发展理念。

 

  先来说说科学布点,这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当时因交通不便,考虑到学生就学,桐乡各地开始兴建、翻新村级小学。此后,梧桐镇以及其他各镇、街道的初中、小学开始兴建、翻新,为科学布点提供了基础保障。

 

  此后,教育部门逐渐将重心放在了提升高中教育水平上来。1995年,桐乡市高级中学创建,并于1998年将桐乡市第一中学初高中进行分设,2所高中先后上线,初步完成了高中段教育在市区的布点。

 

  2000年至2003年,是桐乡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年份。其间,编制出台了《2000—2010年桐乡市教育现代化规划》,将相对分散的高中教育逐步集中到市区,2002年,市教育局出台《桐乡市小学教育布局调整规划》修订方案,合并启新初中、启新小学等九年一贯制学校。整个4年间,全市共撤并中小学校85所。

 

  2003年至2007年,桐乡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对各乡镇所有规模、设施等达不到一定标准的学校进行撤并,重点扩大市区和中心镇的教育资源,并派遣了大量优秀教师赴农村学校交流教学,真正让城乡孩子享受到了相对均衡、优质的教育。

 

  组建职业教育中心、成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浙江传媒学院入驻……此后,桐乡教育发展亮点频频。

 

  近3年来,桐乡进一步探索集团办学、一校多区、镇街学校整合等创新办学模式,连年保持大投入,一座座高标准、现代化的校舍拔地而起,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去年7月,教育部公布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浙江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桐乡市以98.8的高分顺利通过首批国家认定。

 

  ◆后记

 

  桐乡教育30年,是篇恢弘巨作,区区几千字难述其全,本文只能截取30年中的一些重要片段,用于反映桐乡教育全面改革后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在连日来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也触摸到了教育的一些“温暖”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1994年桐乡市高级中学开建时,全国模范教师代表、桐乡一中老教师钱补炎赴京开会时请李鹏总理题写校名,得到总理允诺,亲自写下墨宝,两个月后寄到了桐乡。

 

  第二个片段和两组数据有关。一是从2003年起,桐乡在全省范围内较早地实施了“教育券”制度,到目前为止,已累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近15万人次,资助金额达4900多万元;二是2011年桐乡进一步完善《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实施办法》,确立“奖、助、免、补”四大资助内容,实现了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教育资助全覆盖。

 

  第三个片段和桐乡市慈善总会、桐乡市工商联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紧密相联。以桐乡市慈善总会为例,其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金秋助学”计划,短短10多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帮助912名学生实现了大学梦。

 

  三大“温暖”相互交织、融合,进一步印证了桐乡教育的分量、内涵和外延,也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了桐乡教育未来的希望。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 学校 校舍 学生 小学 当时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