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桥港两岸杨柳依依、护岸整齐。
丁家桥港中的生态浮岛。
说起丁家桥港,你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不是桐乡市区的那条河呢?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另一条河,碰巧和市区那条河同名同姓,也叫“丁家桥港”。
此丁家桥港位于崇福镇东安村,虽知名度不高,但要是给个综合评价,没有五颗星至少也要给足四颗星。
水有多清?望得见河底的水草
寻找可游泳的河,这已经是第四站。这次寻访的丁家桥港,水环境如何?东安村工作人员陈银满笑着说,走,去看看就有数了!
丁家桥港就在村委会西边,说话间的功夫,就到了。放眼望去,两岸杨柳低垂在水面上,护岸齐齐整整,河面除了零星飘落的树叶,没有看到其他漂浮物。乍一看,感觉还不错。
再俯身仔细看看,河水的清澈程度超出预料。水有多清?这里的河望得见河底的水草。顺着河水的流动,还能清晰地看到河底水草的浮动,连穿梭而过的小鱼群也看得真切。“是不是觉得像山里头的水?头一次来的人都会很惊讶,不相信这里会有这样的水质。”面对记者的惊奇,陈银满倒是十分淡定,“丁家桥港的水一直保持得不错。”
可以说,杨柳依依、护岸整齐、河面无明显漂浮物,还有生态浮岛点缀河中央……这些似乎成了好河好水的“标签”,丁家桥港也不例外。而清澈见底的河水,无疑为它加分不少。
尽管是一条低调的村级河道,可丁家桥港却一直努力在做“优等生”。紧邻着丁家桥港,就是东安村的中心公园。亲水平台、游步道、假山瀑布、露天茶座、临水凉亭等“配置”,丁家桥港也占全了。
丁家桥港之于东安村民,不只是身边的一处景,更是可以融入生活的自然元素。
今日“优等生”也有落后的时候
眼前的丁家桥港可入画,不过河道“优等生”也有落后的时候。
据了解,丁家桥港的起点为京杭大运河,终点为东坝头桥港,河道全长1641米,整条河道均在东安村范围内。
“东安村并不是以养殖业为主,丁家桥港沿岸也没有企业。”东安村一村干部告诉记者,加上临河的居民户不多,整体环境对河道的影响不大。
不过,由于村民大多以皮草加工制作为主,产生了一定量的下脚料和碎皮。“有段时间,村民习惯将废料放在河岸边进行焚烧。”村干部介绍,破坏河岸不说,焚烧后的灰渣常被风刮进河里,污染河道。
更早的时候,东安村不少村民做的是回收废纸的行当。东安村一村干部告诉记者,老早的时候,陆路交通还不发达,村民回收废纸都是走水路,水泥船是各家各户必备的交通工具。之后,回收废纸行当慢慢冷下来,大量的水泥船便搁置在河道里,有的沉入河底。
“废弃水泥船影响蛮严重的,沉船导致河道不畅通,小孩子跑到船上玩很危险。”提及废弃船只,陈银满感慨道。
说起河道原先的情况,在公园乘凉的村民沈老伯接过了话茬。“原先上游村坊做被面子的人家很多,连排过来的水都是红色的。”河道曾经的创伤,沈老伯印象深刻。
在用水与护水之间找到平衡点
彼时,环保意识淡薄,给丁家桥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不过,在用水与护水之间,大家凝心聚力寻找着平衡点。
河道整治,最早开始于2006年,第一步便是清淤。待河里的淤泥清理出来,3年后借全镇沉船打捞工作的开展,全村100多只水泥船被打捞上岸。就在去年,东安村又清理了7只水泥船。仅丁家桥港河段,就涉及打捞20多只船只。
而后,毛细血管就这样逐渐被疏通了。
今年是崇福镇第二轮小城市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镇实施“五水共治”工作的攻坚之年。“虽然丁家桥港未被列入‘三河’整治名单,但治水工作依然不放松。”崇福镇治水办相关人员吕伟介绍说,除了实施“手术刀”式的突出治理,全面完成垃圾河处理,还在治水过程中采取柔性措施,像民生三伯伯调解工作室参与五水共治宣传引导、借助住村干部优势制作《崇福镇基础水系图册》和河道三色图等。
为推进治水进度提供基础保障,镇里还编排“五水共治”越剧、快板、三句半等作品,由语溪“民星”艺术团组织下乡演出,增强村民的护水意识。“水好了,老百姓日子过得也舒服。”这不,工作室人多热闹,“民生三伯伯”沈新民就吆喝开了,村民们的话题也围着治水聊开了。
小河清清门前过,摸螺蛳、抓小鱼、洗衣、游泳……重享快乐的时光,始终离不开河。人与水,理当如此。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