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谢壬桥港西端,3艘清淤船只已准备就绪。
7月2日,桐乡垃圾河举报电话正式向市民开通。没想到,当天首个市民来电,焦点又对准了丁家桥港,依然是河水发黑发臭这个久治不愈的老毛病。
虽然因丁家桥港已列入黑臭河的整治名单,因此不在垃圾河举报范围之内,但市民对丁家桥港的关注热度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丁家桥港的“伤”,该从何“疗”起?相关部门都在做些什么?
振东段二次清淤开始两支流将陆续“清肠”
被市民频繁“点名”的,莫过于丁家桥港振东段。振东段备受关注的清淤工程,现已进入尾声。经测算达5万方的河底淤泥,绝大部分已被“吸”走了。
不过,依然有小部分漏网之泥,散发出积蓄已久的浓浓臭味,令附近居民叫苦不迭。
因此,清淤一遍显然还不够。记者从振东新区管委会获悉,第一遍清淤完成后,工程队还将折回来,重新检查一遍,若有没弄干净的地方,将再清理一遍。
待丁家桥港振东段清淤完成后,其相连的两条主要支流——谢壬桥港和秦皇庙港,也将开始“清肠”了。一度,谢壬桥港也是为市民所诟病的一条河道,问题与丁家桥港相似。
昨天,记者来到谢壬桥,看到河里有一根显眼的铁管,一直延伸到河道东面。在谢壬桥港的西端与丁家桥港交接处,记者还看到了3艘大小各异的船只,并排停在河中央,船上放置着各类机器设备。“河里的管子是输泥管,停着的船只是专门的清淤船。”振东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科科长沈建峰如是说。
治水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难题。早在6月初,针对谢壬桥港的清淤工作就已经开始了。然而,一直到本月初才正式开始清淤。原因何在?原来是由于河段桥梁较低,铺管道的工程船通行受阻,前面近一个月的时间,仅铺设了5公里长的输泥管道就折腾得够呛。
据了解,谢壬桥港全长3.97公里,测算淤泥近4万方。目前,清淤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
岸上的问题一个个去解决水里的伤得看“专家门诊”
问题不光在水里,还在岸上。前段时间,有市民反映市区茅盾路亭子桥东南侧的位置,因常年卸放水泥、石子、沙子等建筑材料,导致河岸面积伸向丁家桥港,对河水造成了污染。
为了避免岸上问题不断向水里延伸,该沙料码头已在限期内,将拓展至河域范围的沙料,或铲至岸上或运走;而大量的石灰料,也已被泥土覆盖。经过此番整理,河岸环境有了明显改观。沙料码头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在岸边增补绿化,用来巩固河岸,美化环境。
此前,居民反响强烈的丁家桥港“黑臭之最”,其中就有北港河至茅盾东路亭子桥段区域。而今,这“黑臭之最”有望摘帽了。据梧桐街道综治办副主任陆玉峰介绍,亭子村魏家门小区室外工程排水项目开工在即。该项目以建设魏家门小区的雨、污水管道为主,实现小区内雨污水的合理收集。
岸上的问题,正逐一化解。丁家桥港的“内伤”,又该怎么治呢?
水里的伤还得看“专家门诊”。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了解到,丁家桥港核心的“治本”方案,正在信息收集和分析制订中。制订该方案,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专门请来水环境治理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一同“会诊”,争取制订出一套科学的治理方案,彻底改善丁家桥港的水环境。
数字城管当起河道“监管员”已采集各类水域案件62件
“丁家桥港为民桥南侧、市政府东侧河段水域不洁,河面上有大量水生漂浮物。”日前,桐乡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收到了信息采集员传来的信息,现场拍摄的照片也通过手机中的“城管通”,同步发送了过来,现场情况一目了然。
指挥中心立即对这一情况进行核实,并将这一信息反馈给了责任主体——梧桐街道环卫所。
第二天,当采集员再次来到该现场时,水面上的漂浮物已基本打捞干净了。“咔嚓”,又拍下一张照片,再次通过“城管通”传回指挥中心。
问题究竟有没有解决,有图有真相,才准予结案。“五水共治”,“数字城管”来助力。
针对丁家桥港,桐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建立了数字城管联动机制。由信息采集员不定期对丁家桥港沿岸进行巡查,重点采集水面不洁和污水直排等问题,建立河道日常管理机制。
采集来的问题一旦立案,将通过网络平台流转、派遣至相关责任部门,能更早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减少丁家桥港的污染。
截至目前,桐乡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已采集各类水域案件62件,其中包括跨河桥破损21处、水域附属设施3处、水域护栏6处、水域不洁26处、河堤破损1处和水域秩序问题5件。
看来,距离“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目标,丁家桥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治愈丁家桥港的“内伤”,还急不来。
大伙儿为此所做的各项努力,将换回丁家桥港一个怎样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