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百千万”工程筑起“没有围墙的党校”

2014年06月30日 08:54 来源: 6月30日嘉兴日报
稿源:  6月30日嘉兴日报  
原文链接:   http://jxrb.cnjxol.com/html/2014-06/30/content_733920.htm

 

  暂别工作岗位,卷起铺盖,走进乡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桐乡市实施两年半的“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工程,先后让501名机关干部经历着人生中最难忘的乡村岁月。昨天,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在桐乡调研时,盛赞“‘百千万’工程建起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党校,是构筑党群紧密联系渠道、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创新之举,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这所“没有围墙的党校”始建于2011年12月1日,每批招收“学员”100多名,对象为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干部,“学制”为一年,“课堂”是该市168个村,“教员”是广大村民。

 

  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表示,开展此项活动是重新巩固基层组织、基层队伍的需要。当时的调查显示,桐乡3100多名机关干部中,14%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在岗的公务员队伍中,三分之二在市级机关;即便是镇、村干部,“走读”现象也比较普遍,老百姓感觉他们“像在做客”。

 

  推动干部沉入一线,为缺乏基层经历的干部补上了“连民心、增感情”的“党课”。“这绝不是镀金,而是人生的历练,是给血液补氧。”桐乡市委党校副校长吴志勇谈起在石门镇东池村住村一年的经历“终生难忘”。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位村民生病,他买了300多元的鲜花上门看望,却被这位村民责怪“不实惠”,不如用买花的钱给他买些烟。如今,吴志勇每次给学员上课总不忘强调:“做群众工作,要多想想群众真正需要什么。”

 

  一名干部到基层,所在的单位当起其强大的后援团,无形中打通了部门和村里的联系渠道,链接起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张绪江是洲泉镇岑山村第一位住村干部,来自社保部门的他在与村民接触中发现,村民对社保政策知之不多。于是,他举一反三编制了《村级事务服务指南》,集纳了社保、计生、住房建设等与农民相关的惠民政策以及办理路径,分发到每家每户,很受村民欢迎。

 

  据了解,两年半来,桐乡市三批住村干部联系农户10020户,绘制基础村情民情图3100张,组建志愿者工作室169个,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3618个。住村,让年轻干部在直面基层中增强了民本意识。卫瑞良,桐乡市政协副秘书长,今年下派到龙翔街道杨元村住村。半年下来,他直言一个很深的感受是政策的出台不能靠合理推断。比如,一些农民土地流转出去了,收入并没如想象的那样增加。“这是为什么?如何解决?”卫瑞良表示将撰写调查思考供领导参考。

所属专题:
来源: 6月30日嘉兴日报 作者: 余延青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