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濮院寻根,重走儿时路

2014年05月09日 08:27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飞檐上两只雕的造型,如今只剩一只。

 

 

  沈家人(分别为右二、右三、右四)与王立夫妇的合影。

 

 

  后园依稀可见残壁。

 

 

  沈家老屋的天井。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竟全然照进了现实。

 

  5月初,久居上海的99岁老人沈养基,在女儿女婿的搀扶下,回到阔别84年的濮院沈家老屋,追忆、寻根,重走儿时路。

 

  濮院沈家是怎样的人家?《东畬杂记》、《幽湖百咏》、《避寇日记》……拾忆沈家历史,书香四溢。书,是沈家6代人传承顺延的轴心。而这些书所记录的,均为濮院当地的历史人文。

 

  至今,《避寇日记》,仍是嘉兴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作者沈梓,便是沈养基老人的祖父。

 

  寻根,源于一次对“坝底头”的搜索

 

  阔别濮院老宅84载,在外当了一辈子医生,老人为何执意要回乡寻根?

 

  事情还得从年初的一次搜索讲起。老人的女儿沈蓉琳平日里喜欢上网搜集沈家的过往历史,“父亲时常提到位于濮院坝底头的老房子,我就想查查到底坝底头是个什么地方。”

 

  今年初,沈容琳通过搜索“坝底头”,看到了去年本报《王立和陈滢:夫妻携手记录濮院古与今》的报道。讲到王立、陈滢夫妇在写《人文濮院》一书时,前往坝底头,寻找清末名士沈梓的故居,还提及了沈家的红药山房。

 

  “当时就激动了,因为知道红药山房的人很少,作者一定是对沈家历史很有研究。”沈蓉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父亲。这一说勾起了这位99岁老人的思乡之情,表示一定要和写书的人碰个面,再回去看看老房子。

 

  而红药山房,据《人文濮院》记载,是沈梓的祖父居住在坝底头后,在阶前种上了牡丹,故题书舍名曰“红药山房”。而今早已寻不到踪迹。

 

  为了联系到王立,沈蓉琳打进了本报的新闻热线,告知事情的原委后,通过报社联系上了王立和陈滢夫妻俩。“没想到能够通过这本书,见到沈家的后人,很开心。”王立说,双方相约,在今年五一小长假里,去看看老房子、老街,相聚聊聊沈家、说说濮院的历史。

 

  回乡,15岁前的记忆倒带回放

 

  5月3日早上7点多,女儿和女婿将沈老先生扶上小轿车,一路从上海开到濮院。还好,路上不是很堵,8点多到达濮院。

 

  初见老人,头发灰白,拄着拐,穿着墨绿色的夹克衫,精神奕奕。难以相信,这已是一位99岁高龄的老人。口音,依然是纯正的濮院话,乡音未改。

 

  “坝底头在哪里?”到了濮院,一路打听沈家老房子的具体位置。

 

  让沈家人感到惊喜的是,说到坝底头的沈家,附近的一些老居民围了过来,主动给他们带路。

 

  路上,遇到一位97岁的老人,沈老先生停了下来,还清晰记得这位老人曾是自己小时候的玩伴。

 

  “是这里,是这里,就是这个地方。”经人带路,走进坝底头1号,老人记起了儿时蹦跳着进出的门堂。而印象中,院子里的白玉兰树,怎么都寻不到踪迹了。

 

  老人15岁离开坝底头,外出上学、工作、成家。由于历史原因,这处老房子,也已变成公房。

 

  “父亲在这个地方玩得特别高兴。”沈蓉琳陪着父亲,看过了老宅,又去东面的仓前街古镇改建样板段逛了逛。

 

  老人一路笑眯眯的,好像记忆里的东西,都不及眼前真实呈现的木梁子、飞檐、雕花窗户,来得真切。

 

  “蛮好的!”样板段还原的老房子、老街,仿佛将老人的思绪拉回到84年前,那个在老房子里生活着的少年的身影。

 

  之后,老人又来到翔云观隔壁的濮院小学翔云校区。“这是我祖父办的学校,我想进去看一下。”在征得学校同意后,老人如愿参观了学校。

 

  据了解,老人的祖父沈梓,在同治十一年,与濮院镇的有识之士筹款创设翔云书院,也就是现在濮院小学翔云校区的地方。

 

  翔云书院的成立,是濮院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至今碑记依然留存在校园内。

 

  初见,便成话语投机的老朋友

 

  告别古镇老街,与王立、陈滢夫妻俩见面,已是上午10点多。坐下吃顿便饭,再细聊沈家的故事。

 

  第一次见面,双方却并不拘束,反而话语投机,颇似相识多年的老朋友。

 

  一落座,王立就将三本《人文濮院》赠予沈老先生及他的女儿女婿。一拿到书,老人立马翻看起来,嘴里念叨着《东畬杂记》、《幽湖百咏》,看得入了迷。“吃饭了。”女儿贴着父亲耳朵说道,但老人却不愿放下书,只管埋头看。“我记得自己是1964年去的坝底头,当时穿着灯芯绒的衣服,父亲给我买了一颗西瓜糖、一颗橘子糖,坐着火车过来的。”沈蓉琳记忆中的坝底头,还是7岁时看到的样子。今年,她57岁,刚刚退休。

 

  直到沈蓉琳提议说,大家一起合张影,老人才肯抬起头、放下书。“咔嚓!”这一刻,合影将五个人的缘分定格。“老先生,还记得您祖父写的《避寇日记》吗?”“记得的,当时《避寇日记》只有孤本,派人抄写,后来送到图书馆了。”“对对对,后来您父亲沈访磻把这部珍贵的太平天国史料捐献给了嘉兴图书馆。”王立说,从这本书里不仅能知道沈家在太平天国时期遭遇了多少的不幸,它还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著作。“能不能帮我们找到一本?”沈蓉琳急切求书。

 

  “我们只有复印件,等回去复印好后,给你们寄过去!”王立爽快答应。“庙桥街还在吗?北横街还在不在?曾祖父写的《幽湖百咏》还有没有保存的?……”老人的回忆“停不下来”。此刻,王立和陈滢夫妇索性也当起了讲解员。

 

  掠影,这些都是濮院历史人文丰盈的注脚

 

  沈养基老人的前辈,究竟对濮院的贡献有多大?把时间拨回清代。

 

  沈梓的高祖沈廷瑞,晚号东畬,年老时潜心著述,遗有《东畬杂记》、《静契轩诗稿》,前者所记皆为濮院昔时风土人文、遗闻轶事。

 

  沈廷瑞的曾孙沈涛,根据《东畬杂记》各章节的记叙,续成诗作104首,题为《幽湖百咏》,以历史为经、以现实为纬,展现濮院的历史、经济、人文、名胜、风土等,是一组具有乡土气息的大型组诗。

 

  沈涛之子沈梓,将太平军攻入时的所见所闻,如实记录,写成《避寇日记》,后于1963年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收录了此书,从而使其得以广泛传播。

 

  沈梓的姐姐,也不甘示弱,继承了父亲的艺术特长,是濮院历史上唯一传名的女书画家。

 

  正如王立在书中所写的:“如许锦绣诗文,足以打通时光的通道,让后人与先贤相遇,逝去的旧时光,久远的旧故事,在这些永恒的文字中,一切变得栩栩如生。”

 

  ◆链接

 

  濮院镇东北的坝底头,与元代北征元帅濮铣有关。濮铣归里后,筑濮元帅园。为筑园,把水路筑断,置坝于此,以泄花园之水,原名“坝上”,后称“坝底头”。是清末名士沈梓世居之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周玥 文/摄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