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麦秆画、竹编、船拳、花鼓戏……这些“老底子”的东西,似乎与当下生活相隔甚远 让这些古老的文化形态吸引新生代,才能演绎真正的活态传承

在校园撒播“非遗”的种子

2014年03月28日 09:31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乌镇植才小学学生放飞亲手制作的竹蜻蜓。(图片由乌镇植才小学提供)

 

一根竹棒,插进竹制羽翼中,用小手掌轻搓,一只只竹蜻蜓在操场上“飞舞”,或高,或低,或远,或近……乌镇植材小学的学生们在亲手制作的“竹蜻蜓”放飞活动中,结束了首堂竹编技艺课。“从来不知道,‘非遗’这么有趣。”孩子们说。

 

一堂竹编课,折射出桐乡“非遗”现状――濒临失传,亟待拯救。这一重担或许该落到年轻一代肩上。

 

乌镇竹编,“编”进小学课堂

 

3月的一天午后,晴风朗日。乌镇植材小学,弥漫着一股传统艺术的清香。在该校的美术社团教室,32名四年级学生,与嘉兴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镇竹编“零距离”接触着。

 

一张张图文并茂的竹编器皿图,点燃了课堂的气氛。植材学子的眼中,闪烁着对竹编技艺的好奇。透过PPT的光与影,“乌镇竹编”项目传承人钱鑫明之子钱利淮说起了乌镇陈庄村竹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此次结缘乌镇竹编,丰富了学校现有的‘童玩课程’。”植材小学校长彭建清说,“今后将从四年级开始,通过社团的形式,普及竹编课程,使这门遗落在乌镇陈庄村的传统技艺在植材扎根、传承。”

 

乌镇陈庄,是桐乡的竹编“王国”,“陈庄竹篮”更曾是上海滩上的“竹霸”。然而,曾经名噪一时的乌镇竹编,在历史的车轮滚滚中,也不得不走向落寞。加上许多竹编老艺人的相继离世,传统竹编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今年30岁的钱利淮,生于陈庄,长于陈庄。大学毕业后,他毅然继承了父辈流传下来的竹器祖业,创立了竹编工作室,潜心于乌镇竹编的创新与传承。“从事竹编这一行,于我而言,是一种责任。”在钱利淮身上,我们读懂了对传统技艺难能可贵的传承与坚守。

 

一堂竹编课,403班的钱钟来收获了别样的乐趣。“原来中国的竹文化这么博大精深。”初涉竹编,钱钟来的话语间难掩对竹编技艺的喜爱。学生们听课时的专注,深深触动了钱利淮。他说,在今后的寓教于乐中,除了让学子们掌握乌镇竹编的基本技能,更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创新中传承,让乌镇竹编散发魅力。

 

“非遗”进校园已成常态

 

近几年,桐乡市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积极寻求与学校的紧密协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构建小学、中学、大学多级传承体系,使渐行渐远的“非遗”逐渐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中。

 

“蚕乡习俗”(含山轧蚕花)作为我市唯一的国遗项目,早于乌镇竹编,走进了河山镇中心学校。在该校的“非遗”成果中,一本名为《蚕乡风韵》的教本最为吸引眼球。《蚕乡风韵》围绕“蚕史”、“蚕俗”、“蚕真”、“蚕美”,记录了“蚕文化”的精髓。学校还特邀桐乡蚕歌的传承人褚林凤来校传唱蚕歌,让学生在跟唱的过程中感受“非遗”魅力。

 

2013年,桐乡市级非遗项目走进了位于京杭大运河澜溪塘畔的乌镇镇民合小学。江南的水,孕育了江南的船,江南河畔的船拳,如今已成了澜溪塘畔的一景。

 

此外,桐乡“非遗”还尝试走进了桐乡唯一一所高等院校――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承办浙江省非遗保护大学生辩论赛;开办传承人“非遗课堂”;举办“魅力非遗”大学生征文;开展“大学生走访传承人”活动;实践花鼓戏大学生抢救行动……

 

桐乡“非遗”与传媒学子的相遇,擦出了一段段令人心潮澎湃的文化舞曲。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学子,通过一系列的“非遗”活动,认识桐乡,了解桐乡,走近桐乡的悠悠文脉。“这学期的‘非遗课堂’将开设麦秆画和竹编两门课程。”负责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非遗”传承系列活动的老师周旦说。

 

“非遗”传承离不开原生土壤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鲜活生动的个体生命,也离不开滋养孕育它的整体文化生态。”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陈亚琴说。“非遗”是人们在特定时代特定领域“孵化”的精神产物,更是特定群体文化传承的“基因密码”。“非遗”从社会落地学校,与所在地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有着紧密的联系。“河山镇的农民多以养蚕为生,民间流传着众多养蚕习俗,‘蚕文化’氛围浓郁。”河山镇中心学校副校长殷伟根说,“学校正是利用了本校的特殊环境和地理优势,传承发展‘蚕文化’这一‘非遗’项目。”“蚕文化”走进河山镇中心小学,有着它适于生长的传承土壤和文化底蕴。

 

“我们家就养蚕宝宝,它们可有趣了。”在河山镇中心学校众多学生的口中,记者听到了同样的声音。虽然,该校的学生对蚕宝宝很了解,但对于蚕文化,却知之甚少。“自从开展了‘蚕文化’相关课程后,学生们回家都亲自实践养蚕,从中收获的恰恰是课本上学不到的。”殷伟根说。

 

乌镇陈庄的竹编,澜溪塘畔的船拳……这些“非遗”项目进入当地学校的课堂,与地域文化唇齿相依、密不可分。

 

每天清晨,民合小学的少年娃早操打的是船拳,课余时间都在习练船拳。强身健体间,普及了船拳这项“非遗”技艺。

 

有了民合学子们的加盟,乌镇的船拳打得风生水起。一身黄色武术服、手拿刀枪棍棒,民合小学的“娃娃兵”们偶尔也会在乌镇景区的江南拳船上一展身手,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记者手记

 

活态传承:“非遗”保护的新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藏于深闺的“过气”文化。然而,如今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欲在逐渐消失,一些见证着人类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走进了档案局、博物馆、图书馆,从活态变成了稀薄的历史记忆。

 

除了“非遗”进校园,新落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古韵味十足。江南水乡的老街、老店、古桥、古塔,以及街市的繁华、市民的生活,犹如一幅历史长卷撞入你的眼眸。在那里,展陈着桐乡人活态传承的“非遗”技艺。

 

如今,“非遗”传承有了固定的场所,有了固定的课堂,有了固定的展馆,有了固定的项目。愿那些逐渐被人忘却的传统技艺能走进人们的心底,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陈亚萍 通讯员 冯宇 朱建潮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