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铺林立、商贾云集……终因岁月成了一场浮生梦翻开厚重的“家谱”,每一页都是一段铭心的故事

崇福古城,繁华落尽见真淳

2014年03月21日 08:32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我们崇福,原来可不是一个小镇,而是一座老县城。”这是崇福老人们常念叨的一句话。

 

  老人们的话,不管是饱含深情的夸赞,还是习以为常的厥词,回头看过往,老崇福的画面终究只是一片朦胧。那时的人,那时的街,那时的桥,很多都已不再。

 

  时过境迁,尽管镇上现成的“存档”浮现斑驳,但岁月积淀下的珍贵记忆,始终印证了崇福这座千年古镇不朽的传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真实感。

 

  日前,记者回了一趟故里,造访了这些昔日里的“见证者”,倾听它们讲述那一段崇福的过往。

 

  中山公园访晚村

 

  从崇德东路口而入,一路向西,就很容易找到中山公园,门牌号为53号。

 

  一大早,空气清新,独自入园,本想来一个独自欣赏,感受这一份难得的静谧。殊不知,园内早已熙熙攘攘。他们并不是游客,而是前来早锻炼的居民。

 

  沿途观赏,树木森森,清水汪汪,空气清清。有塔,有桥,有山,有池,还有孔庙,在树下靠背的早锻炼者程迪用手比划了一下,打趣道:“像不像文房四宝?”

 

  果然,经人点拨,恍然觉得园中处处是意趣,不免佩服建造者的奇思妙想、巧夺天工和诗情画意。

 

  阅览景致,绕着池水往里去,于南侧,一个“园中园”尽现眼前,抬头看,门匾上刻着“吕园”二字,一看便知,是怀念先贤吕留良的所在。

 

  出于敬畏,站立门口,一眼望去,园内景物――牡丹石、纪念亭、石兽、石碑等等,一览无遗。

 

  跨门进园,瞬间入眼的就是牡丹石。眼前的石头高约七尺,基石撑托,中宽而上下窄,大小孔眼遍布通体,别具沧桑。

 

  不过,纵使如斯这般模样,牡丹石仍然“面不改色”,俨然一位名门闺秀,雍容大度,风姿卓韵。

 

  牡丹石是崇德四大名石之一,系明代吕炯友芳园故物。不论曾经置于何处,此时此刻,它守护着吕留良,尽管无声,却欲语还休。

 

  正是牡丹石的气度,陪伴着吕园,守护着吕园,慰其不屈灵魂,使其在公园一隅不致孤单。

 

  牡丹石背后,是吕晚村纪念亭。纪念亭呈正方布局,一级踏步上下,四面临风,无比通透,亭角弯翘,亭尖做成圆杵状,外形即是全部,虽然不加任何雕饰,方寸内外,尽显吕留良的高风亮节。

 

  如此一位传奇人物,多少文人贤士想要为他名留青史。顺时针,绕亭内一周,亭内置“先贤吕晚村先生纪念碑”一块,其上隶书碑文出自蔡元培之手。

 

  亭额上的“吕晚村纪念亭”由陈从周题写,两旁亭柱上,还有一副对联――民族昔沦亡惨受严刑碎白骨,河山今恢复洗除奇辱见青天。

 

  尽管没有长篇大幅,却足够盖他生平轮廓。吕留良的事迹传颂至今,家喻户晓,多作赘述,总有画蛇添足之嫌。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纪念亭曾遭受过“迫害”,1988年冬重建而成。至此,后人才有了“直面”吕留良的机会,而不单薄在“留良”或“晚村”的村名了。

 

  横街小巷数荣华

 

  告别中山公园,依旧从崇德路往西。过了春风大桥,转南,只一小段路程,你就会看到一棵硕大参天的皂荚树。

 

  这棵皂荚树,距今已有130余年历史,非常显眼地“杵”在小巷的尽头。虽然有些不便通行,可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人有过移植的念头,因为当地老人把它看作是横街的“福根”、“宝贝”。

 

  横街就在皂荚树对着的那条小巷里,全长约345米,宽3.5米。

 

  顺着浒弄口的方向,缓慢地移动脚步,生怕错过了某一处古老的风景。不知为何,当前脚踏进的那一刹那,感觉恍如隔世,前一秒,还在现世中远眺,后一秒,已在往世里回眸。

 

  横街很安宁,似乎安宁得愈发神秘。在窄窄的巷道内,从东往西,再从西往东,一路来回,没有多少人会擦身而过,只有在这里生活大半辈子的老人和习惯了这里生活的租客。

 

  “走了,都走了,住这儿的大部分是一把老骨头了。”费奶奶眯着眼睛,望着天空,嘴角微微上扬。

 

  话听似很悲伤,然而,细细品味,却充满了感恩和期盼。住着横街这块风水宝地,让他们延年益寿,后代搬离老门洞,开始了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他们也能跟着沾光同享。

 

  横街,街老,人老,房亦老。

 

  这里房子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历经百千洗礼,早已被侵蚀得没了当年模样。后来的人们,为了保存这份岁月雕刻的“残缺美”,并未刻意粉刷修缮。

 

  能看出往日荣光的,便是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砖雕、木雕,还有那斑驳陆离的字号招牌。任凭年月的“蹂躏”,这些招牌仍然坚守着“一席之地”,无言地诉说前尘往事。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时,横街就是商业中心,善长当、王来发茶馆、沈老虎羊行、马昭懿估衣店、马春江钱庄……鳞次栉比,若是开到现在,哪个不是百年老字号?只是沧桑巨变,最终,它们都在大浪淘沙中成了一段历史。

 

  商业氛围浓了,难免有股铜臭味。不过,幸好横街的书卷气够厚。在横街笼罩着很多名人光环,清初浙派诗人吴之振曾在这里吟诗作对;清末著名画家吴滔曾在这里挥毫泼墨;民国沪军都督陈英士曾在这里学过生意……

 

  尽管是一条小街,但与她相关的故事,似乎永远也讲不完。

 

  司马高桥说故事

 

  也许是不忍心让司马高桥等太久的缘故,离开横街,记者便匆匆返回崇德路。

 

  沿着中山公园外的公园路向南走,到了京杭大运河故道边。在这里驻足,就可以看到河边有条东西向的石板路――司马高桥堍,视线的右前方,就能隐约看到司马高桥了,自北向南静卧河上。

 

  当地人说,在这条古运河上,古桥,唯此一座了。

 

  听!有没有当时吴侬软语声传来,谈话声、叫卖声、呐喊声……声声入耳。由古至今,这静静的运河之水倒映着悠悠古桥,一静,一古,总是那么相宜。

 

  见证两次京杭大运河改道,抵御倭寇入侵……司马高桥洗尽百年铅华,留下百世流芳。直到今天,司马高桥一直为人所铭记,为人所津津乐道,就算“缩”在这个角落,也不妨碍它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司马高桥旧名南高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9.4米,宽3米,净跨9.7米,拱矢高5米左右,矢跨比为1:2左右。明洪武间建,清乾隆十四年邑人沈廷槐重建,同治甲子兵毁。现存石桥系光绪二年,县令余丽元请帑重建。虽时过境迁,但雕刻在石额上的“司马高桥”这四个楷体大字却异常清晰。

 

  桥的两边是阶梯,每一级阶石,经过无数人的踩踏,磨得有些发亮了,可每一步仿佛都有放不完的画面,古时,行人往来,商船往复,桥上桥下,行色匆匆,忙碌不已。

 

  往上走,视野渐渐开阔,惊喜映入眼帘,桥顶面有方形平台,龙门石上雕有旋叶形圆周,桥顶四方各立望柱,柱端雕有小石狮四目相对。

 

  桥下,拱圈石以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桥洞两旁有石刻对联,东侧桥联为“碧浪驾舆梁,事隶夏官资共济;白栏依雉堞,情深秋水溯伊人。”西侧上联为“司马锡嘉名,谁继长卿高风标题有兆”,下联因风化已无法辨别。因为孤单,所以珍贵。

 

  桥的周围,虽杂草丛生,但掩饰不了往日的峥嵘。纵使数百年后,她依然以威武的雄姿“站于”运河之上,遥望那一段变迁。

 

  历史没有尘封,故事仍在讲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程新星/文 岑军/摄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