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有一条东西贯通的大马路叫“校场路”,还有一个小村坊叫“校场头”。“校场”即古代的练兵场,路名、村名均与“练兵的校场”有关。
桐乡校场大约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占地18亩,是武举人和武秀才习武、考试及清兵平时训练的场所。校场四周尽是面盆口粗细的香樟树,中间竖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上飘扬着一面红底黄边、中间绣着一条黄龙的三角旗,远远望去煞是威严。
校场里武举人练武和武秀才考试的项目有:马术、刀法、枪法、搬武石、接武球、举石锁、射箭……所谓马术,就是人骑着马在校场四周的深3尺、宽5尺的马槽内飞快奔驰,武师们一声令下,骑马的人必须立即从马背上跳下,稳稳地站立在马槽边,做到人停马也停。何为接武球、搬武石?接武球就是将大约10斤重的石球,从几丈远的地方掷过来你必须接住。武石,其形状似北方人爱吃的窝窝头,约200多斤重的一个石墩,搬运时手不能搬在武石底部,而只能靠手臂和手腕的力量,用手紧紧挟住武石搬运,其难度可想而知。据说一位武举人因搬运武石用力过猛,当场血崩而亡。
在校场内还有四五位武师,负责武举人和士兵的日常教练工作。他们个个武艺出众,其中一位吴姓武师臂力过人,双手各提一把几十斤重的石锁,还能沿着校场跑好几圈。新中国成立初年,这位吴武师已快60岁,有一次,他与儿子在工地做小工,他儿子挑起100多斤重的一担泥,没走几步扁担突然断掉了,于是,这位武师毫不犹豫地两手提起两筐泥就走,可见其臂力之大。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