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三峡工程,寄托着几代人的强国梦想。三峡移民,他们远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在他乡不等不靠、努力拼搏,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三峡移民在桐乡

2013年09月30日 08:18 来源: 《今日桐乡》

  

 

  为了建设三峡工程,库区共有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来到有关省市扎根生活。

 

    2001年7月至2004年8月,重庆市奉节县和涪陵区三峡库区外迁移民180户共819人,分两批来到桐乡,分别被安置在我市河山、洲泉等6个镇的41个行政村62个安置点。国庆节前夕,记者来到洲泉镇、崇福镇、河山镇的移民安置点,采访三峡移民,听他们讲述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和创业故事。

 

  陈国套:几经拼搏生活日渐奔小康

 

 

  “三改一拆”行动开展之后,来自重庆奉节的三峡移民陈国套的拆房队业务更繁忙了。

 

  沿着洲泉镇坝桥村村委会东南侧的水泥路一路往南,在一处僻静的河边,记者见到了正在整理旧门窗和椽子的陈国套。

 

  陈国套今年45岁,坝桥村村民这个身份他已经拥有了12年。

 

  作为三峡移民,2001年7月,陈国套举家迁至洲泉镇坝桥村,刚来时,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陈国套的生活并不如意。但12年后的今天,陈国套已经成了当地村民眼中的“陈老板”。

 

  刚到桐乡时的情景,陈国套仍历历在目。他说,那时候人生地不熟,虽然村干部和镇领导都很关心我们的生活,但一时半会总是难以适应。

 

  “身边有两个孩子等着吃饭,老婆也没工作,一家人就指望我赚钱养家。”为了生活,陈国套选择去附近的化纤厂打工,每天17元,每月仅500元左右的收入。

 

  一年后,陈国套辞去了工作,开始思考自主创业的途径。他首先想到的是办酒厂,并用酒糟养生猪。原来,在他的老家奉节县,大部分村民都有酿酒的习俗,技术上有先天条件。

 

  2003年,陈国套用东拼西凑来的钱在村里办起了一家酒厂,并养殖了不少生猪,可惜没过多久就亏损了三四万元。眼看酒厂毫无效益,第二年,他又举债近10万元,和朋友合开了家轧钢厂,但两个月不到又亏损了5万元。

 

  两次失败不禁令陈国套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创业之路。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在本地朋友的介绍下,逐渐找到了事业的发展方向,成立了拆房队。

 

  陈国套的拆房队刚成立的时候,他每天5时出门,傍晚8时多才回家,几年打拼下来,陈国套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2009年,陈国套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一幢四个门面的新房拔地而起,一家人像过年似地搬进了新家。

 

  今年年初,我市拉开了“三改一拆”大幕,陈国套的拆房业务也比以前忙了许多。采访期间,短短半个小时,他的手机响了10多次。“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听170多个电话,刚才还有客户打电话来要买1000根旧椽子。”

 

  “房子出租了一层,每年租金两万多元。”由于陈国套家离洲泉镇区比较近,房屋出租也成了他的家庭收入的一部分。 

 

    当记者问及桐乡和老家有什么区别时,他感触很深。他说,这里创业的机会比老家奉节多,只要踏实肯干,就有致富的机会。

 

  李彬槐:入乡随俗事业焕发新光彩

 

 

  如今,李彬槐经营的装饰公司每年有1000多万元的营业额。

 

  9年前,家住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的李彬槐放弃经营多年的家装事业,响应政府号召,举家迁至崇福镇芦姆村。

 

  初来桐乡时,李彬槐只有25岁。当时,他也曾为生计发过愁,他在皮毛厂、过滤厂当过工人,甚至还是临时工,虽然他也曾想过重新开始创业,但语言不通、习俗不同,都成了他事业发展的障碍。

 

  2005年,女儿的出世给了李彬槐无穷的动力,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于是,他将创业目标放在了自己的老行当——家装业上。

 

  建安装饰公司是他回归家装业的第一站,因为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吃苦精神,去了该公司没多久,他就被委以重任。此后,经过几年的积累,李彬槐已在桐乡业界小有名气,并与朋友合伙在市区创办了一家装饰公司,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有了奔头。

 

  “装饰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这里只有‘易初莲花’、客运中心等一些建筑。”在位于世纪大道的办公室,李彬槐用流利的桐乡话向记者讲述公司的发展历程。从他的口中,记者得知,随着世纪大道不断繁华,他的装饰公司也从原先每年300多万元的营业额,增长到了如今每年1000多万元,员工最多时达七八十人。

 

  对于李彬槐来说,事业的成功只是一个方面,这些年来,他也很在意父母在这里生活得是否适应。他的母亲在老家是养蚕能手,平时还种些水稻、榨菜等,刚来时,他还怕母亲在这里没事干,所幸母亲的农业技能在桐乡都能派上用场。

 

  “本地村民都很勤劳,每天起早贪黑,靠自己的双手致富。”李彬槐说,通过母亲与村民相互的技术交流,他们家与周围邻居的关系都很好,在岁月的消磨中,一家人的思乡之情也渐渐地淡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芦姆村村民。

 

  “房子变漂亮了,收入变高了,出门也方便了许多。”对于搬迁9年来的变化,李彬槐的父亲李永刚喜在心头,他说,一起移民过来的不少家庭都买起了车和房,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

 

  今年9月,李彬槐的儿子出生了,一家人欣喜不已,而作为家中独子的他肩头上又多了一份重担。 

 

    “得多赚些钱,至少得为儿子准备100万元。”尽管李彬槐说的是玩笑话,但为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他已经为自己定下了新的人生规划:在洲泉镇开设一家装饰分公司,并投入部分资金进军服务业。

 

  郑家林:移民“大哥”带头致富不忘老乡

 

 

  郑家林的妻子利用自家店面开了一家杂货店,郑家林闲时便经常会来帮忙。

 

  “12年要比想象中过得快,来的时候女儿才11岁,现在都快大学毕业了。”9月20日上午,三峡移民郑家林拿出女儿的照片对记者说。

 

  郑家林今年53岁,2001年从重庆市奉节县移民至河山镇五泾村,由于为人仗义,热心助人,他被当地移民亲切地称为“老大哥”。

 

  “18岁那年,我去青海当了4年兵,由于表现优秀,没多久就在部队入了党。”据郑家林介绍,退伍后,他就被分配到奉节县一家国营化工厂,拥有了当时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2001年,为响应国家号召,郑家林毅然放弃原先的“铁饭碗”,带着全家搬迁到了我市,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来到桐乡后,他拿出部分积蓄在河山镇八泉集镇买了套100多平方米的店面,开了家杂货店,杂货店交由妻子经营,自己则出去打些零工。

 

  2005年,在朋友的引荐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郑家林分期付款购买了一辆水泥槽罐车,做起了运输生意。“那时候每月净利润大约有1万多元。”有了丰厚的回报,他又想出了另外一条致富的门路:投资40多万元与朋友合买了一艘300多吨的驳船,做起了水上运输生意。

 

  生意上的往来让郑家林结识了不少当地企业家,逐渐富裕的他开始将视线转移到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老乡身上,并帮助他们寻找致富的门路。

 

  说起郑家林,同是三峡移民的周功林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郑家林不仅是带头致富的“老大哥”,而且还是政府与当地移民沟通的“桥梁”。

 

  “平时过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我都会扮演‘总管’的角色。”正因为这些热心的举动,郑家林在当地移民中威望很高,移民们有什么难事都会向他讨教,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帮助政府做好移民的思想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郑家林性格十分开朗,他说,经过这些年的适应,他和家人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已不习惯在菜里放太多辣椒,他的女儿甚至都不太吃辣。 “如果不是移民带来的机会,这样的生活在老家想都不敢想。”谈话间,郑家林的妻子也忍不住插起了话。

 

  政府和移民携手创造美好生活

 

  “10多年来,广大三峡移民在居住环境、谋生手段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和转变。”市民政局事务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在三峡移民自身努力的同时,政府也在多措并举,帮助他们创业致富。

 

  鉴于大部分移民具备传统的农业生产技能,我市将扶持的重点放在了鼓励移民发展效益农业上,并多次在行政村举办养蚕、种粮和种大棚蔬菜等农业技术培训班,让移民及时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安心地发展农业经济。

 

  此外,依托濮院、崇福这两大专业市场,我市也积极对三峡移民开展帮扶行动。在濮院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目前已有30名移民进入羊毛衫个体加工业,永联村的几户移民更是先后购置了100多台横机,成为当地有一定规模的羊毛衫加工点;崇福镇则积极发挥皮毛市场优势,引导移民参加到皮毛加工业中来,鼓励常在家的移民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手工业,增加经济收入。

 

  支持自主创业也是为三峡移民谋求幸福生活的一大方面。洲泉镇义马村三峡移民蒋作兵想办一家绸缎厂,但缺乏资金和技术,当地村干部得知后,主动上门帮其联系贷款,并请来技术人员指导生产;濮院镇新星村三峡移民彭泽洲想办企业,但苦于无资金,村干部了解情况后,自掏腰包借钱给他作为启动资金……

 

  在生产上帮助,在生活上关心。对于一些因病致贫的三峡移民,我市格外关注。据统计,近年来,接受我市大病救助和镇、村帮助的三峡移民有11人。 

 

    “建立健全移民项目库、推进移民规划项目实施……”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后,我市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移民后期扶持长效机制,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扶持和发展移民经济、促进移民增收为目标,实现移民安置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文/摄 记者 许惠良 通讯员 朱海坤 编辑: 胡银仙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