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民情民意,要解决实际问题,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靠谁?靠基层。昨天(1月18日),桐乡市委要求全市1100名镇和街道干部住到村里去,在村里“上夜班”,接受村民评议,此次镇和街道干部住村服务制度,再次把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推到了最基层的一线实践中,全面下移工作重心,同时全方位接受群众评议。
2011年12月1日,桐乡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以机关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年”为主要内容的“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推动没有基层经验的机关干部深入一线、融入群众、增长才干。一年时间,首批驻村干部硕果累累:共收集涉及基层经济、民生、文化等意见建议7085条,帮助村、农户解决实际问题2159个;走访农户达120830户,走访慰问困难户3520户(次),投入送温暖帮扶资金累计达200万元;组建志愿服务工作室86个、文体队68支、巡防队115支,开展组团服务266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或村文体活动348次。
根据“住村、夜班、评议”要求,每名镇和街道干部每周在村部住夜1至2个晚上,确保工作日每天晚上村部都有镇和街道干部住夜,且每名干部联系不少于5户农户,尤其是要联系重点户、困难户。住村期间,干部要全面开展进户走访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切实做到党员户必访、困难户必访、种养大户必访、“三小”组长户必访、个私企业户必访和重点人员户必访“六必访”,记好《民情夜记》,现场破解难题。
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表示,开展“百千万”实践活动,目的就是引导全市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融洽感情、在同甘共苦中改进作风、在克难攻坚中增强本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次要求镇和街道干部住村,不仅体现了镇政府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职能转变,也符合镇干部职责特点,更符合基层群众的愿望,要让广大镇和街道干部把“身”和“心”都投入到桐乡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真正让干部沉下去,做群众的贴心人,为群众办实事。
这次镇干部住村的成效如何体现?桐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汤云良说,各行政村将适时召开述职评议大会,由镇干部向党员和群众代表述职,接受党员和群众代表在工作胜任度、为民办实事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测评,最终的评议情况将作为干部个人评先评优、考核奖惩、提拔任用的一项重要依据。
据悉,2月底前,住村工作将在桐乡市所有行政村推开,届时,桐乡1100名镇和街道干部将拿着铺盖奔赴希望的田野。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