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12日),记者从嘉兴市康慈医院了解到,桐乡濮院的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人填写了捐献人体器官登记表,这是桐乡市首例精神残疾患者无偿捐献眼角膜。
患病多年如今弥留
昨天,记者来到嘉兴市康慈医院看到了正处于弥留之际的好心人翟明建。在康慈医院的六病区某病房,一位骨瘦如柴的老人躺在床上,1米7的个子却只有五六十斤重。
翟明建今年57岁,16岁时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每天需要靠药物维持。2008年,因服用精神药物产生不适,导致肠梗阻,经过抢救才转危为安,后被送进嘉兴市康慈医院,住院至今。据悉,翟明建大部分肠子在手术中被切除,靠人工造瘘袋生活,因此吸收功能下降,如今又吞咽困难,不能自行进食,营养状况非常差。医院已经多次向家属发出了病危通知单。
据了解,翟明建家中共有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老二,由于早年患有精神疾病,一直未婚。家里除了他以外,还有母亲和弟弟也患有精神疾病。翟明建在2000年病退,现在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
感激社会帮助
虽然翟明建有退休金也有医保,但随着他的健康每况愈下,如今每天的医药费超过400元,这对于他而言是个不小的数目。
据悉,现在翟明建住院期间的生活全靠他唯一的妹妹在打理。由于妹妹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另外还要照顾同样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以及83岁的老母亲,经济上十分困难。这几年,康慈医院主动为翟明建免除大部分医疗费用,嘉兴市和桐乡市红十字会也多次用爱心基金的方式资助过他。“医院免除了我们的护理费,每年还减免了四五千元的医药费,真的很感谢他们。”翟明建妹妹说,现在每个月的护理费起码要700元,都是由医院负担的,“真的非常感谢医院,没有他们的悉心照顾,我哥哥可能活不到现在了。”说起病重的哥哥,她有点哽咽。
捐献角膜回报
“虽然他现在病重,但是他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把年纪了也没有老花。”前不久,她从电视上了解到1份角膜可以帮助2至4名患者重见光明,“听说现在我们国家有300万名因角膜损伤或病变而失明的患者。”因此她们全家主动提出用这种方式来报答社会对哥哥的帮助。
“你为哥哥写下了这份爱心遗嘱,这不仅仅是一张登记表,这是你们全家人对社会的回报,是你们神圣的愿望。”浙江省人体器官捐赠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朱强荣十分感谢翟明建妹妹做出的义举,“我们浙江省的盲人会感谢你们做的这个决定。”
据朱强荣介绍,如果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只要他生前不反对,根据国家条例规定,家属有权代替他做出这个捐献人体器官的决定。“哥哥虽有病,但很善良,曾帮助照顾患病的老人,直到老人过世,还曾参加社区服务。”她相信哥哥肯定会认同这个决定。
据了解,目前在桐乡红十字会登记捐赠眼角膜的人不到10名。
嘉兴女子
有望重见光明
“告诉你个好消息。”昨天,记者电话联系朱强荣时,他开口第一句话非常激动,他说翟明建捐献眼角膜的事情刚落定,便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来自嘉兴新丰农村的孙女士今年33岁,由于幼年时期患了病毒性角膜炎,左眼几乎失明,她曾经辗转上海、深圳等地想要找到合适的眼角膜,但都没有成功。这次听说桐乡有好心人在捐赠,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了解情况,随后还联系了朱强荣。
“我今天上午到浙江省眼科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出来后发现我的眼睛可以马上进行角膜移植,如果顺利的话,他们安排我明天进行手术。”孙女士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寻找最后还是在浙江找到了眼角膜,实在很庆幸。据她了解这次将要移植给她的眼角膜,来自一位刚刚因为脑溢血去世的大学生,而捐赠者的家属正好希望能够捐献给一位年轻人。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