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民生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谁在“妖魔化”中国武术

  在武侠影视中,经常有武林高手运用内功将人打飞的镜头。近日,在网络爆红的“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似乎让人在现实中也看到了这样的内功。那么,是否真有这样的神人,能隔山打牛、还是纯属江湖骗子,以敛财为目的而误人子弟呢?本期《茶馆》,我们就此展开讨论——

 

 

  插图今日桐乡记者李莉莉绘

 

  主持人:沈剑慧

 

  嘉宾:

 

  市文化馆馆长褚红斌

 

  市武术协会秘书长茅鹤年

 

  市武术协会副会长陈民排舞爱好者张亚萍

 

  “隔山打牛”难以想象

 

  主持人:连日来,一段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老师收徒仪式上推手的视频在网上热播,视频中一位太极拳女老师与多名徒弟进行太极推手,有的徒弟还没有接触到女老师就被对方的掌风击倒在地……新华社的记者为调查而亲历“史上最强太极推手”掌风,却吃惊地发现,大师轻拍记者,跌倒的竟是徒弟。

 

  对于网上的这段视频,现场嘉宾几乎异口同声:“不太可能吧,太极拳讲究的是以柔克刚,太极推手的原理是借力打力,从而达到以弱胜强的效果。”“隔山打牛、隔空击倒,真的让人难以想象。”讨论一开始,嘉宾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我们中国武术是如何堕落的,看完这个视频你就明白了。我只能说这不是武术,是拍马屁。”开场一番讨论后,陈民这样说道,“估计只是彩排,上台表演不会这么假吧。这到底是在练推手?还是摸电门啊?”

 

  今年62岁的陈民,自小喜爱武术,从8岁开始就启蒙习武,12岁接受正规的训练。刚开始练习杨式太极,后来改练陈式太极。凭着自己习武50多年的经验,陈民对于这个所谓的“史上最强太极推手”连连摇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话音一落,引起一片笑声。

 

  “什么叫推手,人与人掌掌相对,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接触点,才叫推手。”茅鹤年认为,“太极虽然是借力打力,但也得有一个发力点,如果连接触都没接触,就把人弹出去,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挥动手掌,使空气流动,是会产生微弱的风力,但如果想把一个人吹倒,那至少需要十几级以上的大风,显然非人力可及。”

 

  至于视频中闫芳对着记者打了一掌,记者没有感觉,而身后的两名弟子却被弹飞,褚红斌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练过硬功的人,隔着东西打人,被打的人有感觉,那我还是相信的,但东西或多或少会有损坏。”他说,“但是隔着记者打徒弟,徒弟飞出去而记者毫发无损,甚至没有疼痛感,那就没有科学依据了。” “出现‘凌空劲儿’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高手发招后,对手条件反射躲避,在外人看来还没有接触就将人打退;另一种情况是,引劲落空或引意落空,即徒弟往往在推手过程中对师傅的进攻动作有一个预判,师傅捕捉到徒弟的躲避动作,计算好其逃跑路线,然后跟进,从而击退徒弟。外人看来,像是没打到就将人打飞,神乎其技,但说穿了只是训练熟练后的一种反应。但是,如果推手过程中不属于这两种情况,就出现将人弹飞的现象,那只能是配合的结果。”陈民说,他对于网上的这段视频反复研究过,“师徒的表演成分太多了。”

 

  被妖魔化的中国功夫

 

  主持人:掀起一场功夫热潮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影《少林寺》。其宏大的场面,新颖的打斗,演员们较扎实的武术功底,让外行们觉得这就是正宗的少林功夫,迷坏了一代年轻人,催生了《武林》、《中华武术》等一批武术刊物。但翻翻这些武术杂志上的招生广告,真是些不切实际的歪吹,百日筑基能敌十年功力,随手掌断红砖十匹,这可能吗?

 

  “功夫是一种踏踏实实的格斗技术,发挥人体的潜能与本能,增强自身的格斗能力与抗击打能力,可以气沉丹田,力达四梢,但绝对不可能用力四两胜得千斤。10岁男孩儿无论如何训练有素,也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徒手打赢一个壮汉,力使之然也,自然规律如此。”茅鹤年一脸严肃说道。

 

  “我现在一门心思只管跳排舞,你们说的这些,我不太懂,也都没听说过。”张亚萍的一句话,又把大家逗乐了。

 

  “中国的武侠小说,在梁羽生、古龙、金庸等几位大师手里,写得精彩绝伦,是上等的成人童话。可笑的是,这几位大师笔下杜撰的武功,却成了一些武学‘大师’招牌绝技,单线传承的独门武功。你在那里瞎吹海夸,自高自大,藐视天下英雄,倒无所谓,偏偏要以此招收学生,蒙骗国人,甚至要妄想冲向世界,那就是害人不浅了,更害了中国功夫。”褚红斌认为,“功夫是练来用的,不是练来看的,不需要高飘远,只需要发力顺畅就行。检验功夫真假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实战性,能有效地克敌制胜才是真功夫。”

 

  “其实,真正习武的人,60%靠的是天性,也就是悟性,其次,要有‘明师’的指导。”说到这里,陈民停下来,特别强调,“我说的明师是明白的明、明理的明,而不是出名的名、成名的名,也就是说,这个明师首先得懂得为人之道或者说习武的目的。我们练武的目的是什么?一为强身、二为防身、三为欣赏。而不是招摇撞骗,忽悠人。” “是的,现在是有那么一些人,原本对武术一知半解,加上影视创作上的刻意夸大,把武术宣传得神乎其神。前段时间甚至出现过练练气功可以包治百病,打打太极把肿瘤都打掉了,其实,那都是利用人的心理暗示而产生的幻觉,都是骗人的把戏。”茅鹤年如是说。

 

  全民健身才是有效之举

 

  主持人:有武术界人士表示,现在跆拳道、柔道、泰拳等国外的技击派别在中国非常流行,培训班也层出不穷,但真正的中华武术班却很难鲜见。因此,与其争论闫芳太极推手的效果真伪,不如扎扎实实做好中华传统武术的普及,推广全民健身,幸福共享。

 

  “对太极来说,外练精骨皮,内练一口气,把人的意识、呼吸、肢体有机结合,使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陈民这样说道。习武50多年来,陈民对太极最大的感受是:“化最小的力气达到最大的健身效果。”

 

  陈民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茅鹤年的认可:“的确如此,练太极,只要掌握正确的要领,不会像其他体育运动一样会造成损伤,因为只有太极,是在全身肌肉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的。”

 

  66岁的茅鹤年,5年前因胃癌做过一次大手术,然而术后一个多月,他就又重新打起了太极。“如果不是因为打太极,我的身体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好。”

 

  作为市武术协会秘书长的他,在现场讨论中,反复提到:“真要好好感谢现任的市委领导,对于太极拳这项运动如此重视,为我们百姓办了一件好事。”据茅鹤年回忆,在“领导重视、政府支持”的坚强后盾下,他们武协今年以来举办了7期培训班,涉及全市每个镇、街道。“市民参与的热情也是前所未有地高涨,以前我在滨河广场打太极的时候,总共才20来人,现在呢,从早上5:30——9:00,各时间段都有人在练,人数比以前翻了几番。”

 

  “那我们跳排舞的人就更多了。”褚红斌得意地说道,“自从今年4月,我们文化馆推出‘舞动健康,幸福共享’大型公益排舞培训后,各地的排舞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市蔓延着,可以说,哪里有小区,哪里有空地,哪里就有跳排舞的人。”

 

  “是啊是啊,就连我们这些新居民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张亚萍似乎终于找到了共同话题,高兴地说道:“现在我一到时间点,不管什么事情,都被我推掉,跳排舞最要紧。”

 

  “这与卢书记在党代会上提出的‘文化惠民’工程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而排舞就是群众参与面广的一项活动。自从排舞培训营启动以后,通过传、帮、带,参与人数呈几何式扩展,无论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在排舞的队伍里,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说到这里,褚红斌似乎想起了一件事,思考了一会儿,他继续说道:“有次在河山镇王家弄村,我们的教练去培训,说好是8男8女,可是到时间了,教练点来点去,总少了一个女的。结果站在一旁的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说,‘没少啊,我也是其中一个。’”

 

  主持人感言:一段“神奇”的视频为何没有起到推广国粹的效果,反而引来如此多的质疑,引人深思。

 

  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传承者也需要经过科学、常识的锤炼,经得起公众与专家的考验。科学素养越来越高的公众不可能被背离常识与科学的“神话”蒙蔽。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在一道道公众无法理解的光环里,一次次神乎其神的“表演”中,国粹不会招来更多的仰慕者,反而会被质疑与不信任包围。 国人善造假,捏起鼻子哄眼睛,一部大片《英雄》,更是把功夫习练者表现成了妖魔,是在弘扬中国功夫?还是在糟蹋中国功夫?

 

  各方言论

 

  通过排舞比赛,不仅使学员自身得到了展示、建设了队伍,使文化得到共享,而且还提高了市民的“精气神”,以求真、求善、求美、求乐,构筑起和谐的安康家园。——褚红斌

 

  单靠武术协会的力量,不可能使太极得到如此推广。正因为领导重视,政府支持,我们的队伍才得以壮大。——茅鹤年

 

  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锻炼,不科学的方式只会误人子弟。——陈民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茶馆听民意
    茶馆听民意
    规范化改造
    规范化改造
    农民有智慧
    农民有智慧
    趣味保龄球
    趣味保龄球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