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两期刊登了本报新闻部与桐乡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部局及乐龄网联合主办的桐乡市“首届十大乐龄之星”评选活动中涌现的典型,引起读者关注。本期,我们继续刊登活动中涌现的活跃个人,他们“乐而忘龄”,各自在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中悠哉乐哉……
张森生藏书家·活字典
81岁的张森生是个收藏家。收藏什么?文史书籍和古籍。
1976年至今,他家中的藏书已达1.6万多册,名列嘉兴市“十大藏书家”之一。
到他家中采访,走进门,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发出一声:“哇,这么多书啊!”你看,客厅和两个朝南房间里,除了睡觉的地方和坐的椅子,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书柜。那些书啊,塞得满满当当他还打开书柜给我们看:“只有内外两叠并排放,才能最大可能地利用书柜空间啊!”
每年,张森生都要花上1万多元用于买书。他有个多年养成的习惯:记书账。每次买书,他都要详细记录下书名、作者、出版社、购书日期、买书地点、开本、印数等信息。
我们看到,36年来这样的书账他已经记了一叠:……2005年,购703册,花费9468.28元;2006年,购703册,花费10618.15元……2011年,购633册,花费13794.1元。
和张森生聊书,聊文史,感觉就像在书堆里行走。屋外骄阳似火,屋内因为有了一排排书籍的陪伴,令人感到无比宁静凉爽。无数次,讲到哪本书,他就立马站起身,从书柜里抽出便是,让我们惊讶地大叫:“张老师,您是"活字典"呀!”他却只是儒雅地笑笑:“买书、读书、写书、编书,周而复始,便都印在脑中了。”
他还告诉我们:“书买来后,我一般先翻目录、序言和后记。初步知道内容了,要用时打开一查就可以了。”中华书局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以及诸多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文史资料,便成了他做学问的工具书。崇福是桐乡的一个古镇,据说宋朝时镇上有个姓莫的家族,一门中了5个进士,轰动乡里,当地有条街道因此命名“五桂花路”。“过去的《桐乡县志》中,关于这5个进士中举年代的记述一直不完整。后来我买到一本《宋登科记考》,查过之后便考证出来了,我也很高兴。”张森生说。
依据这些书籍,张森生在退休后的20年间,不仅为桐乡当地的文史工作作出了贡献,他还先后参与《吕留良诗文选》的标点注释及《吕留良诗文集》的标点工作。去年,他又应邀为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一书写评注、导读;现今正在为桐乡市纪委编的《桐乡历代廉正人物》写稿并担任主编。
“我这个爱好,多年来幸亏一直得到老伴张惟楣的鼎力支持。”采访结束时,他悄悄地告诉我们。
看来,一生嗜书的张森生就是这么一个儒雅的藏书家。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