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2000多亩水田已经全部流转完成,今年的土地流转项目主要是200亩的旱地。”石门镇郜墩村党总支书记张晓平告诉记者,自2009年开始实行土地流转项目以来,郜墩村的完成额度一直处于石门所有行政村的前列。截至6月份,郜墩村流转土地面积已经达到了全村承包总面积的53.7%。
在今年石门镇政府与石门湾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2012年石门镇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中,将土地流转作为石门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点扶持项目。这项政策和市级的扶持政策相配套,在市级奖励的基础上再进行镇级的奖励,以提高农户积极性。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形成适度的规模,而土地流转是农业招商的前提,也是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载体。可以说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大规模种养项目。
“从千家万户的承包土地流转出来,连片集中,就可以将整片土地出租给投资者,这样才能吸引农业大项目的落地。”石门镇副镇长蔡雨根说,当水果、花卉或者其他农业产业项目入驻后,加大设施投入,就可以形成规模大,集中程度高的项目,把高效农业的样板弄得有模有样。
相应的政策手段能够加快行政推动的作用,这句话在农业发展中尤为显著。石门作为桐乡的一张重要农业名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桐乡的农业水平。根据市级奖励措施,只有对年终流转土地面积达到全村承包总面积90%以上,且签订协议十年以上才给予奖励。但是许多地方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所以石门镇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了新的奖励政策,年终流转土地面积达到全村承包总面积60%以上就可以享受,可操作性更强。这一新政策的出台,大大减轻了投资者在资金上的压力,也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发展平台。
和郜墩村一样,石门镇崇安村的土地流转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今年是该村进行土地流转的第三年,之前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十分支持土地流转,工作自然进展比较顺利。记者了解到,今年该村流转土地面积已经达到全村承包总面积的54.9%。现今在崇安村里,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呼声更高了。
此外,在示范区内实行土地收储政策,也是石门镇独创的土地流转新招。利用平台优势,对于没有找到投资项目却已经流转出来的土地,镇政府出资租用,使其成为后备土地,等待好的时机直接用于招商。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