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域外媒体看桐乡 >嘉兴级媒体报道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桐乡出台全省最牛“个转企”政策

  

 

  如果要在刚过去的一个月中,评选出一家桐乡“出镜率”最高的企业,那非桐乡市创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莫属。它的前身是“桐乡市屠甸中誉电子配件厂”,5月22日,它成为该市第一家通过走变更程序直接转型成功的个体工商户。走变更程序“个转企”,这在全省尚属首例。

 

  “我们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全省是最大的,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桐乡市工商局局长杨顺坤自豪地告诉记者,4月24日,桐乡市政府出台了《桐乡市“个转企”工程实施意见》,这个政策将为“个转企”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让个体工商户提前品尝做大做强的甜果。那么这个政策到底有多牛呢?记者为此走访了相关部门和企业,为你仔细解读这个最牛政策。

 

  A

 

  出台的背景

 

  最牛“个转企”政策

 

  个体工商户数量庞大

 

  截至2011年6月底,桐乡市登记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总量为47859户,其中个体工商户为37023户,占整个市场主体的77.36%,无论是个体工商户的总量还是在市场主体总量中的比例,桐乡都位居嘉兴各县(市、区)之首。

 

  如今桐乡数以万计的个体工商户中,许多面临着投资规模有限、融资较难和抗风险能力相对不高等问题,“每年会出现几千家新的个体工商户,同时也有许多老的商户关闭,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不稳定性非常大。”桐乡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之前“个转企”必须遵循“一注一开”的登记程序,也就是说,必须先注销个体户再办理企业营业执照,手续繁多,过程冗长,所以许多个体工商户长期处于观望状态,迟迟没有进行转型升级。

 

  濮院镇率先“试水”

 

  桐乡市濮院镇拥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毛衫产业集聚,数据显示,该镇共有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1万余户,其中个体工商户占九成以上,占整个桐乡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的近三成。

 

  为什么濮院镇的个体工商户会如此之多呢?桐乡市工商局濮院分局局长沈付明给记者详细分析了几个原因,“毛衫产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只要一台横机、一台套口机就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的家庭小作坊。同时,我们有些个体工商户定位比较低,更安于现状。”沈付明说,濮院毛衫产业存在的“低、小、散”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规范化的市场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2010年濮院镇率先出台了一系列“个转企”扶持政策,“濮院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达成一致,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同时,在贷款的发放、利率的调控上也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等,进一步消除了个体工商大户对转型后的顾虑。”桐乡市地方税务局濮院税务分局局长朱建国说,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濮院镇已经有75家个体工商户顺利完成了转型升级工作。

 

  既有“高速公路”又有“缓冲带”

 

  “这次新政的出台为‘个转企’打造了一条‘绿色通道’,化繁为简,让整个流程更为快捷方便,能够吸引更多的个体工商大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杨顺坤说。那么,新政的优惠力度到底有多大?能否真正调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呢?原来,这政策里面不仅有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也有为企业减少不少风险的“缓冲带”。

 

  何为“高速公路”呢?“便捷准入”政策就是高效快速的体现。新政明确,在鼓励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时,原个体工商户名称字号予以保留;对于申请转变为公司制企业的个体工商户,工商部门可按变更程序予以办理,并保持升级前后工商登记档案的延续性。“以前办理‘个转企’,整个流程起码需要几个月时间,现在非常快。”桐乡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科相关负责人说。

 

  所谓“缓冲带”,也就是政策中最吸引个体工商户的“社保费优惠扶持”。当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后,必须给企业所有员工参保缴费,而这笔开支对于刚刚转型升级的小微企业而言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新政则给予了新晋企业4年缓冲期,“个转企”当年可维持原状,第二年按不低于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0%参保缴费,第三年按不低于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30%参保缴费;以此类推,到第五年才正式开始按标准比例参保缴费。

 

  B

 

  两个“个转企”案例

 

  成功样本

 

  东北“励志哥”的故事

 

  来到濮院镇320国道南面的工业园区,一排排新厂房鳞次栉比,而位于工旺路口的桐乡阳明服装有限公司显得尤为气派。新建的厂房占地面积近7亩,一进去是宽敞的大厅,记者沿着旋转楼梯,一路来到总经理刘海涛的办公室。

 

  刘海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来自黑龙江省鸡西市。1991年开始做生意,1999年来到濮院,跟羊毛衫市场结下不解之缘,“从那一年开始,我半年在濮院拿货,半年回哈尔滨做批发,东北的冬天特别冷,我们穿的羊毛衫都是从濮院这边批发过去的。”刘海涛说,这种“双城生活”持续久了,他和家人都很厌烦,于是前几年他带着妻子孩子来到濮院,扎根于此,“我们带着积累的全部资金来这里弄了个小作坊做羊毛衫,当时一共也就3个人。”带着浓浓的东北口音的刘海涛说起往事依然感慨万千,“我们做个体户的,每天的钱都是左口袋进、右口袋出,做小本生意,来到濮院这么多年都不敢开口向银行贷款。”

 

  去年,在相关部门的鼓励下,刘海涛的小作坊也成了“个转企”队伍中的一员,“本来我不想做大的,既然政府这么支持,我就得把它做大做强。”刘海涛告诉记者,一年前向银行贷款这件事情他想都不敢想,可是去年他却从银行那里顺利贷款四五百万元,买了土地,建起了崭新的厂房,“升级为企业后,给我带来了不少方便,尤其在人才引进方面,好几年前我曾看中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但是由于当时只是个小作坊一直都不敢邀请他,去年转型成功后,很容易就把他给请来了。”看着曾经20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摇身一变成高楼,想起当时3个人的简陋小作坊如今变成拥有40多名员工的企业,刘海涛特别开心。

 

  新政的第一个受益者

 

  5月22日,曾经的“桐乡市屠甸中誉电子配件厂”顺利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正式变更为“桐乡市创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桐乡市“个转企”工程实施意见》出台后该市第一家成功转型的个体工商户。

 

  桐乡市屠甸中誉电子配件厂是一家生产太阳能感应器的个体户,2011年销售额有数百万元,随着快速的发展,个体经营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但是由于之前“个转企”手续繁琐,老板黄建忠一直存有顾虑,“比如申请工商执照时,我们已经做了环评,‘个转企’时还需不需要重新做?”在《桐乡市“个转企”工程实施意见》出台后,他第一时间来到桐乡市工商局进行咨询,工作人员告诉他,环保审批文件可以延续使用无需重新办理,这让他大松一口气,打消了顾虑,“现在我总算可以放手大胆地拓展业务了,争取把公司做大做强。”

 

  C

 

  这个政策值得推广

 

  5年力争完成1000户

 

  “我们本着‘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主体自愿、分步推进’的原则,按照‘规划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的工作思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重点引导、分步推进,今年的基本任务是完成100户,目标是200户,到2016年,确保完成500户,力争1000户。”杨顺坤告诉记者,新政出台后,原本尚在观望状态中的数家个体工商户已经有所行动,“除了已经成功转型的首批5家个体工商户外,目前还有25家正在办理中。”现阶段,桐乡市工商局也正与国税、地税部门商讨,不久以后将出台《桐乡市地税、国税、工商三方协同推进“个转企”工程实施细则》,从而加强工商、税务部门间的协作分工,着力营造更加浓厚的“个转企”氛围和环境。

 

  “‘个转企’后无论是在人才引进、企业融资还是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对企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给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一个契机,同时也能进一步体现社会公平。”杨顺坤说,“‘个转企’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部分个体工商户的意识无法转变,他们安于现状,认为转型为企业后,虽然可以让企业壮大,但是税收等压力也会接踵而来,希望新政的出台能打消他们的顾虑。”

 

  对于这个新政,相关业界人士是如何看待的呢?昨天,记者电话连线了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朱晓卫教授,她说:“从宏观上来说,这个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进一步调动个体工商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个政策也能起到鼓舞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作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更广阔的创业平台,这个政策值得大力推广。”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沈勤 杨薇 通讯员 陈洪标 张潘丽 漫画 张利昌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计生办开展广场宣传活动
    计生办开展广场宣传活动
    增投入扩产能
    增投入扩产能
    广播操训练
    广播操训练
    粮油安全
    粮油安全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