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器官捐献自愿书意味着什么?这是尊重生命、延续生命的承诺。近日,市民吴女士来到市红十字会,庄严地签下我市第一份《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
一听说记者要采访,吴女士显得有些紧张,她一再表示捐献器官是一件平常事,没什么可宣扬的。直到红十字会方面解释,通过她的行为能让更多市民理解和关注人体器官捐献时,吴女士才点头答应。
吴女士今年36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生活幸福的她是怎么想到要进行器官捐献的呢?吴女士说,2年前她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一则人体器官捐献方面的报道,就产生了自己也可以通过器官捐献去挽救他人生命的想法。这之后,吴女士对器官捐献方面的消息特别上心,有意识地关注这方面的知识。
一个月前,报纸上一则通过器官捐献拯救5条生命的报道深深触动了吴女士,她决定要尽快完成自己的心愿,“我觉得自己身体上的器官能帮助到别人,给他人第二次生命的机会,很有意义。”
于是,吴女士联系到了市红十字会,通过电话向工作人员简单说明自己的意愿后,就与红十字会方面约定,下午直接赶来办理器官捐献手续。在市红十字会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向吴女士详细介绍了器官捐献的相关须知和省红十字会相关文件精神,吴女士在了解后毫不犹豫地提笔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整个填写过程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在“我自愿捐献”一栏中,吴女士将所有的选项都打上了勾,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她自愿在身故后无偿捐献这些器官,“如果每个器官都能救一个人,可比火化了有价值得多。”
当被问及是否害怕时,吴女士坦然道:“捐献器官和捐款捐物一样,都是帮助他人的一个途径,没有什么顾虑和恐惧。社会就是我帮你,你帮我。我们普通百姓经济能力有限,只有从自身做起,去帮助那些急需救助的人。”
吴女士告诉记者,她捐献器官的想法由来已久,尽管从未明说,但家人和朋友都很支持她。在得知吴女士要正式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时,丈夫对她说:“你先去探路,我也愿意去捐献器官。”她相信,社会上一定有很多愿意进行人体器官捐献的好心人,“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就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
市红十字会方面表示,人体器官捐献是拯救他人生命的高尚行为,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崇高体现。同时,也呼吁更多的市民理解和关注人体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用我们的爱心和奉献,使生命得到延续和传承。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