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龙:劳模书记的“种田幸福经” |
|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种粮大户、省级优秀售粮大户、“省级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户”…… 尽管诸多的荣誉和头衔纷至沓来,但他仍用心呵护着对种粮的坚守。他是粮食界的种植“能人”,也是村民心里的“贴心人”。他说:“自己富了不算富,百姓富了才是真的富。”他立誓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辟出一条规模种粮的新路径,并且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他就是桐乡市濮院镇红旗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省人大代表周阿龙。本期《村官有话说》邀请他,讲述劳模书记的“种田幸福经”。
对土地有依恋 种粮种出一片天
周阿龙:2000年之前,我一直担任村里的村民组长。从当村民组长到现在,我一直有个观点是不能放弃种粮。老百姓愿意种,就让给他们种。要是他们不愿意种,那就由我来种。我为什么要提倡种粮食?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对最初饭也吃不饱的时期,记忆相当深刻。再者,国家对粮食种植也很重视。尽管效益低,但属于稳步前进。所以,我认为,只要精耕细作,好好去管理,是不会亏本的。此外,我对土地是相当有感情的,看不得抛荒,种粮能让我心里踏实。
1991年的时候,我在村里承包了84亩地。亲戚朋友都说我是傻子,别人都不愿意种粮,偏偏就我去种。不过我也承认,那时候确实赚不到什么钱。但是我种粮不是为了高利润,看到丰收了的粮食,我内心是很高兴的。吃的问题解决了,也不在乎什么利润了。
看到别人种经济作物,或者养鸡养鸭什么的,我也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扩展一下自己的种养范围。但同时我也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尽管种粮产生不了什么特别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只要用心和勤劳,一定也能种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现在,我在梧桐街道的一个村承包了1500多亩地。以前我感到种粮食确实是非常辛苦的,完全靠人工。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都靠科技支撑,而且效率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我们耕田有拖拉机、收割有收割机、播种有插秧机,这种基本设施的配备,也算组成了一支技术队伍了。我也就请了几个人在管理这些机器,人工花费不大。
创新种养路径
急盼新生力量接过接力棒
周阿龙:我是红旗漾村的班长,也是一名由老百姓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我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老百姓富才是真正的富。但是如何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我们的农民,看到稍有一点经济效益,就会蜂拥而上。我还是认为,大家应该稳抓稳打走好每一步,相信科学,精耕细作。我曾经自己尝试种植了40亩的“龙太子”西瓜,获得了近10万元的收益,后来,很多村民也都加入了种西瓜的队伍,这当中他们获得了不少的收益。我们还从江西引进人员来指导农民种蔬菜,有了专门的技术指导,老百姓的务农之路也更有方向性。他们种蔬菜,一亩地一年也能够收获一万多元。
同时,我还一直在琢磨规模效益的问题,我建议村民把田块有偿转让给种粮大户经营;也动员每户人家至少有一人进厂,分流到附近的一些企业务工,这样每人每月可以进账千把块钱;更希望有实力、能力的人出去经商做生意……只有这样,土地、劳动、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才能实现优化组合。
多为老百姓做实事,他们才会更信任你。尽管我们红旗漾村跟某些村经济效益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我们的村风淳朴,邻里和谐,大家生活得都很开心。
目前,我在担心,我们这一代人老了以后,年轻人愿不愿意接过接力棒致力于种粮。这也是需要政府考虑的事情,我们要培养粮食产业的接班人。但培养这样的接班人很难。我们这一代人对没有粮食的痛苦记忆犹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种粮的效益又低,如何激发年轻人的种粮激情,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自己是这么规划的,建立一个合作社。眼下,红旗漾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在运作。合作社起步了以后,接班人可以从中慢慢地培养出来。
所属专题:
|
|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顾亦来 通讯员 施振兴 陈新悦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