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敞亮的楼房、崭新的厨卫设施、配套的家电用品,走进龙翔街道董家新社区农户王阿香的家,若不是看见厨房里整洁的锅灶,大概许多人都会以为这是某处城镇商品住宅。随着我市“两新”工程的不断推进,龙翔街道新社区建设成果日渐凸显。龙翔街道许多像王阿香一样的农户,都通过“两新”工程在整齐划一的新社区中安下舒适的家。
通过不断的努力,龙翔街道1个城镇中心区域和6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果。截至2010年3月底,全街道“1+6”新社区共通过报名审核参加农户1772户,其中选择公寓房安置289户,统筹统建房安置1352户,货币安置131户。在参加的1772户中,有1453户集中在街道城镇中心区域,中心安置区集聚率达到82%。全部完成安置后,街道城镇中心区域居民户数将达到3175户,人口12100人左右,城市化率将从试点前的30%提高到45%。
好巢方有凤来栖。今年上半年,该街道把完善新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作为“两新”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年初,街道通过调查研究,高标准设计规划新社区道路、河道、绿化、供水、雨污管网、电力、广电、电信等基础配套设施。3月初,街道下发了《关于开展“两分两换”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专项考核的通知》,对各行政村及三线自来水部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考核。目前,占地60亩的第一期公寓房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大部分农户已搬入新居。各城乡一体新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也抓紧实施,到6月底已基本完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有了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后,提升整体环境就成为该街道新社区建设的重头戏。该街道积极做好新社区的河道堤岸修筑、河道边绿化、房前屋后的绿化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建成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吸引更多的农户向新社区集聚。在该街道元丰新社区,一条清澈的小河环绕着整个新社区,社区内房屋整齐划一、品质高雅,环境舒适,还配建有公用房,为农户营造出高档次的生活环境,大幅提高农户的生活幸福感。
与此同时,该街道创新合作社运行机制,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组建了龙翔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既实现了“两分两换”后粮食生产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也很好解决了土地流转问题。此外,龙翔街道成立了蚕业专业合作社,解决“两分两换”后搬迁农户“养蚕难”问题。该街道成立就业服务平台,解决务农人员后顾之忧,初级绿化工、横机工、面点师等就业培训师资也配备到位,可随时进行培训。
同时,龙翔街道率先实行跨村到城镇中心区域(简称跨区域)安置,尝试安置新模式。街道还探索新社区管理模式,实行村居共管。在过渡阶段,参照城镇社区的管理模式,创新开展了由原村民小组长转任楼宇楼道长的自我管理方式,实行“村居两级共管”的“双重”管理和服务机制。在新社区党组织建设上,街道整合利用各种党建工作资源,探索建立“四共一定一卡通”的党员区域共管机制。
面对上半年的良好形势,龙翔街道将准备在下半年出台跨区域安置新模式的具体政策,加快对跨区域安置新模式的探索步伐,把新社区安置计划落到实处,继续抓好在建农户的安全、建设管理,狠抓宅基地复垦工作,有效节约土地、平衡资金,努力流转出更多的土地促进农业规模化,实现效益农业,争取新社区建设的跨越提升,吸引更多的农户踊跃参与,营造更为和谐美丽的新龙翔。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