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的一天,随着隆隆的爆破声,桐乡市新城墙体材料有限公司里一座使用了20多年的24门黏土窑缓缓坍塌。这是桐乡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砖瓦行业调整后,炸掉的第一座砖瓦窑。据当时经手操办过此事的蒋敏立回忆:“当时新城公司里共有两座黏土窑,另一座30门的黏土窑在2007年1月被炸掉,至此黏土砖制造业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工业以传统行业为主体,结构单一,布局不尽合理。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部分传统行业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竞争无序,制约了我市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了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力度。
几年来,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我市先后实施了对砖瓦、绢纺、缫丝、小轧钢、水泥机立窑的整顿和关停工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1999年洪灾,我都把自家的猪赶到了二楼。”家住河山镇石栏桥村50多岁的张大伯说,那时候他家附近被持续大量开采黏土,水利设施受到影响。每次发大水,村里人都要遭殃。所以,当时听说市里要下狠心整治砖瓦行业的时候,张大伯心里充满了期待。那年冬天,他和村里100多个村民特地跑到炸窑现场观看。
砖瓦行业是我市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兴起的传统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资金、人才、管理等基础条件。但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由于过度恶性竞争,致使企业效益十分低下,1997年全行业基本无利润,黏土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成功拆除轮窑116座,占轮窑总数的89.2%。整顿后恶性竞争得到有效遏制,企业效益全面回升。由于我市砖瓦行业整顿力度大、速度快、效果好,多次受到省政府表扬。
其实,在此之前,1998年,我市就敲响了传统行业调整的第一锤。对全市缫丝行业实行全面整顿,共关停了31家小缫丝厂,销毁缫丝机3450台。在大幅度节约资源消耗的同时,也腾出了大量的发展空间,为我市引进新的优质项目提供了资源要素保障。
在政策引导下,企业纷纷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积极提升技术水平。“电脑横机的好处现在谁都知道,但是在1997年,濮院的私营羊毛衫企业没有一家买电脑横机。”老爷车公司总经理吴晓平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1997年,濮院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羊毛衫集散地,羊毛衫的集群化发展已具规模,但生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弊端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就在这个时候,吴晓平不惜花费巨资率先引进日本电脑横机设备。80万元一台的日本电脑横机,他一下子购买了11台,足足配备了一个车间。不久后,他又瞄准了更先进的意大利针织设备。这些设备的运用直接打破了传统横机的作业模式。此后,从2001年至2009年8月,我市共引进电脑横机9300多台,有效地提升了我市羊毛衫制造业装备水平和产业档次。
可以说,我市传统产业为主的格局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优势传统产业支撑着我市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并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力军。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市巨石、桐昆、新凤鸣等大企业大集团,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了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使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得以大力提高。今年7月,桐昆集团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维生产线项目顺利投产,同时不断改进后道生产工艺,加强改性型、功能型纤维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差别化纤维比例,确保我市化纤业在全国同行中的地位。
其间,政府始终发挥着导向作用。比如2007年12月,市经贸局公布《桐乡市“十一五”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桐乡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这两个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专门文件,全面、系统、综合地提出了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五个层次的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在全省县市一级还是首家。
在大力调整传统产业的同时,桐乡市还积极实施工业经济“320”工程,扶优、扶新、扶特、扶强,初步建立了以化纤、纺织、建材为主,机电、化工、服装、皮革等多门类的工业经济格局。据统计,2008度全市完成全部现价工业总产值1171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03.4亿元,同比增长13.2%。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