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这一论述既证明桐乡市长期以来农村改革实践的正确性,也为我市效益农业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
“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这句话,是30年前桐乡农民生存方式的写照,那时候,谁要想自己搞规模种养殖业,会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自主寻找致富门路的积极性。在这一改革大潮中,我市农村的首批种养殖专业户、专业村逐渐“浮出水面”。
洲泉镇的坝桥村,可以说是我市最早搞肉鸭养殖业的地方,1979年,该村率先建起了一个的集体养鸭场,但由于养殖场规模小,又没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效益很不稳定。当时,学养殖业并在村大队兼出纳的曹阿二毅然挑起了整个养殖场发展责任。他决心为养殖场找一条新路子改变现状,带领村里30多户鸭农共同致富,成为当地首个养殖专业户带头人。
湖州电视台播出的一则广告引起了曹阿二的关注:“嘉兴文虎酱鸭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想要在周边地区寻求合作伙伴,建立肉鸭生产基地。”曹阿二说,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赶到该厂家上门协商,双方达成了年销40万羽肉鸭的销售协议。这次机遇,不仅使养殖场有了起色,更让该村的养鸭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养殖户也增加到了100多户。
当时,小有收获的坝桥村首批肉鸭养殖户,开始尝试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探索,在找到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后,为了减轻养殖生产风险,稳定生产规模,他们还按一定的比例,由部分养殖户专职饲养种鸭,并办起哺坊,进行统一孵化,统一供应苗鸭,形成了“一头建基地、一头联农户、一头联市场”新的养殖产业化发展模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就在坝桥村首批养鸭户兴办规模化养殖业的时候。当时的炉头镇(现为龙翔街道)的农民也没闲着,董家村杨家浜组的农民张永根,不满足于“靠天吃饭”的现状,在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胆小的村民还是种粮,胆大的他就着手搞起蔬菜种植。同时,他第一次关心起市场的变化。1987年,他到杭州市郊区的农贸市场作调查,发现那里的茭白销售情况十分红火。“有门,我就种茭白试试看!”张永根随后就从杭州引进了“梭子茭”品种,在自家的0.4亩田里种起茭白。
首批茭白种下去,到了第二年,收获的秋、春两季茭白共为张永根增收了1200元,足足高出他往年种田收益的4倍。这一年,张永根立即扩大了“梭子茭”的种植面积。茭白种植的高效益引起了一直在观望的村民极大的兴趣,当地和邻近村子的农民纷纷跟张永根学习,改种茭白。村里因势利导,经过几年发展,建起了茭白生态示范园260多亩,并成立了董家村茭白专业合作社,由分散型向紧密型整体发展,使全村农民从事起茭白规模化种植业。
同样,在农村改革过程中,全市广大农民思想观念得到解放,规模化种养殖不再是农民“谈虎变色”的名词。从那时起,陆续涌现了石门镇民联村苗木种植营销专业户潘顺兴、崇福镇钱家埭村葡萄种植户夏锡龙、乌镇镇陈庄村鲜蛋销售和蛋品加工专营户周荣方、洲泉镇东田村獭兔养殖户沈爱忠和朱仁贵等全市首批科技农业种养殖专业户,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当地农民发展致富提供了新的路子。
根据我市农村规模化种养殖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1993到1999年期间,我市专门制订、出台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相关政策,积极调整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基地,开始涌现出一大批特色种养殖大户,更好发挥了这些基地、大户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从2000年开始,我市提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推动了全市规模化种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使桐乡农业产业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