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靠、要”这三个字,最早出现是用以形容贫困山区一些人一味等待国家援助资金、依靠上级财政拨款、索要扶贫资金而不是去自立更生发展的这些行为。然而,如今在桐乡的待业大学生人群中间,却也出现了这样类似的“等靠族”。
无所事事型——自命不凡等伯乐
读书的时候,每个月伸手问家里要生活费,如今毕业了,还是成天跟在父母身后讨钱。离开学校已经两年有余,但小钱依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小钱的口头语,只不过散尽的“千金”是从老爸老妈的口袋里还复而来,“天生之才”则是尚未遇上伯乐而已。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父母坚强的后盾,小钱对于找工作这件事情也就一直没挂上心了。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就业的就业、创业的创业,小钱除了感叹玩伴少了之外,就是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乐、享受,还将这种行为美其名曰“等伯乐”。
盲目冲动型——靠父母掏钱创业
今年刚刚拿到毕业证书的大学生陈小飞,在校时学习的是“物业管理”专业,并且在学校安排的单位中已经实习了近半年的时间。然而离开实习单位后,小飞却并没有选择吃这口“专业饭”,而是成天在家做起了“老板梦”。
“平时最喜欢看中央台的创业致富类节目,看完之后总是大受鼓舞。”小飞告诉笔者,他平时最大的兴趣就是关注各类创业、致富类的信息,一旦看完,他就立即结合本地情况编写“创业计划书”。自创品牌、生态农业、新型科技……这些理念都曾经出现在小飞的“创业计划书”中,然而却由于思想变得太快,计划永远赶不上他自己的变化。“给人打工又辛苦又挣不了钱,哪有当老板来得潇洒自在!”小飞一直坚持自己要走的这条“老板路”,而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父母能掏钱支持他,让他“闯一闯”。
屡屡受挫型——等人介绍工作
目前就业形势较严峻,不少毕业生都面临着未就业先失业的现状。家住振兴西路的陈雷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家待了近两年的业了,小陈自2006年离开杭州实习单位以来,就再也没有上过班。
“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满怀信心,整天关注人才网上的招聘信息,每个星期的招聘会必去,还精心设计了个人简历投到各个企业。但每一次投出去的简历都是石沉大海。虽然也接到过用人单位的面试信息,但是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没能得到工作。”
据陈妈妈介绍,陈雷大学时候读的是“生物专业”,毕业后因为没能在上海找到合适的单位,因此就带着户口本一道回了桐乡。刚回来的时候,陈雷还是很积极地找工作的,但是应聘屡屡受挫,现在陈雷开始变得很消极,成天沉溺在网络游戏中。对于工作,陈雷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寄托在家里几个“人脉”比较广的亲戚身上,等他们帮忙介绍。
大学生“等靠”时间不宜太长
有过来人建议这些“等靠族”大学生们,不妨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如今就业竞争强烈、毕业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也的确不小,然而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何况,今后高学位的毕业生人数只会逐年增加,而“等靠族”毕业生却会因时间推移,知识面变得狭窄,因此大学生要早日走出“等靠期”。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