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诗经》之美,究竟美在哪里?作为现代人,我们该如何去领略和感受经典?一起来听刘冬颖老师的诗经课

相约风雅桐乡,唱出《诗经》之美

2018年09月21日 08:53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整理/钟小怡

  人物名片:

  刘冬颖,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十大读书人物"、首届全国百名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负责人,是国内古典诗歌吟唱的代表人物。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风雅中国的乡音。在第六期伯鸿讲堂(桐乡)上,刘冬颖以《唱出〈诗经〉之美:冬颖老师的诗经课》为题,为广大桐乡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同时还在演讲中带领大家一起吟诵《诗经》中的名篇,一起唱出《诗经》之美,用吟唱向“诗教”传统致敬。

  桐乡有着古老深厚的文化渊源,也是陆费逵先生的故乡。如今在文化建设中提出打造“风雅桐乡”,而“风雅”正是来自《诗经》。《诗经》之美,究竟美在哪里?一起走进刘冬颖老师的诗经课去领略……

  《诗经》之美,究竟美在哪里

  《诗经》是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精选出了305篇诗。这305篇诗,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乃至是世界历史上,都是非常特别的。《诗经》是第一个特别之处,是一本诗集能够被称为经的,《诗经》这是唯一的一部。而且《诗经》这本书虽然它是一本诗集,但是它却一直被列在了经典行列之中

  它的第二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本延续了三千年的我们中国历代学子拿在手中的教材。从孔子时代,甚至是比孔子更早的西周时期,就把《诗经》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教材,所有的学子都要拿在手中诵读的。

  为什么我们中国古代它会对《诗经》这本诗集如此之重视呢?为什么桐乡提出文化建设的时候,特别会提炼出了风雅二字呢?其实这都和《诗经》的美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我总结出《诗经》具有五点美,文辞美、情怀美、道德美、韵律美和音乐美。也因此,《诗经》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书。

  文辞美。

  《诗经》的语句,它是非常成熟的押韵的诗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严整的韵律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已经掌握了语言押韵的这样的奥秘,知道这些声韵节律的变化,能够让我们的话语说出来更琅琅上口,更加的优美。

  韵律美。

  《诗经》中的语言,它往往都是高度凝练的。比如“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比如“桃之夭夭”,比如“投桃报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等,这些非常精炼的语言早已经化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我们汉语宝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我们今天提到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词,也是出自于《诗经》。《诗经》是四言诗。高度凝练的话语,在简单而朴素的语句之中就能够表达非常非常丰富的情感内涵。

  情怀美和道德美。

  孔子曾经对《诗经》有过一句非常非常精炼的也是高度的评价,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想是纯正的,这个思在我们《诗经》里面是语气词。《诗经》在它的时代,倡导所有人类的正常的情感都是要尊重和认同的。但是这种情感不能任由它泛滥,而是要纳入到礼仪的范畴中来以《诗经》的首篇《关雎》为例,你看它反复的提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求之、辗转反侧,很痛苦的,他痛苦纠结地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可是他做了什么出格的举动吗?任何出格的举动也没有,情感爆发式的表达也没有。所以我们中国历朝历代都会把《诗经》当做教材,女孩子们也可以读,因为觉得读了《诗经》能够陶冶你的道德情操。

  音乐美。

  《诗经》的305篇,全部都是配乐的唱词,诗305篇皆可以入乐,这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早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只不过就是用什么样的音乐来伴奏演唱的问题。在《诗经》的时代,《诗经》中的很多诗篇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礼仪场合演奏、吟唱的。所以呢我们可以想见在那种盛大的礼仪场合,它的编曲和配器不可能只有那么一两件单独的乐器来伴奏对不对,一定是有很庞大的这样的乐队,尤其是雅颂诗篇应该是一个大乐队来演奏的。那后来呢随着历史的变迁,尤其是孔子老师在《诗经》的推广和普及之中,他做了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的,说《诗经》305篇孔子皆弦歌之,琴弦的弦,什么是弦歌?是由什么样的乐器来伴奏的?琴,还有什么?瑟。琴和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的乐器。在孔子的时代呢,人们就是用琴和瑟来弹奏着唱出《诗经》之美的。

  我想先教大家吟唱一首曲调简单的《诗经》。《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的篇名没有什么神秘的,它都是从开头的第一句之中截取其中的两个字作为篇名。《诗经》的语言上,特别突出的几点,在这首诗中都有体现。《诗经》中往往会用一些叠词,就是两个字,叠用在一起,比如说关关雎鸠,桃之夭夭,燕燕于飞,青青子衿,这样的叠词在那样的时代,发挥的是形容词的词性的功能,因为在《诗经》的时代,名词和动词是很多的,而形容词比较少。所以这些叠词,体现着形容词的功能,描摹声音、描摹色彩等等。

  青青,它指的也是一种色彩,如果我们在说青草的时候,它其实是绿色对不对?如果我们在说衣服的时候,它一般指的是蓝色。“子”是什么呢?一般意义上当成那个时代对于男子的尊称,男子的尊称,美称,这里就是指这个女子他所倾慕的人。“衿”是衣服的领子,

  这个蓝领的男子是一个学子,年轻人。“纵我不往”,“往”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含义有点差异,往是去,就是我不去找你的话,“子宁不嗣音”,这个嗣也有的一些注音,我们如果爱《诗经》的朋友也会看见,也有读作嗣,但是通假字,就是因为诗无达诂,往往诗中的很多字句都有一些不同的读音。这个字是捎带的意思,音呢是指音信。就是说我不去找你的话,你为什么就不主动给我发一条微信呢?刷一个微博也行啊,点个赞证明你还在,你都做了吗?往往女人会问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再看下一句,青青子佩,这里的青青子佩指的是古代的男子系佩玉的腰上的带子。为什么会提到佩呢?佩是玉佩,古代的男子呢,往往玉不去身,时刻佩玉。在我们古代的人的生活中,男子只有在两个时候他会把玉从自己的身上摘下来,平常都是叫无故玉不去身,没有什么特别的事玉就在自己身上时刻的佩戴着。一是家有丧事的时候,你要把玉从自己的身上摘下来。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古代的婚姻礼俗,我们今天听了都会特别的向往的,这就是一种的投果示爱的习俗,在《诗经》时代女生他如果有了自己特别喜欢的男生,就会往他的身上扔水果。《诗经·魏风》就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纵我不往,往是去,就是我不去找你的话,你为什么不来看我呢?接下来挑兮挞兮,是指一个人走来又走去,心里慌乱。城阙是城门两边的官楼,比较僻静的所在,平常往往是男女幽会的地方。我们读这首诗读到这里,是不是会有一点担心了对不对,觉得这个女孩子傻乎乎的是不是,人家不来找你,然后你就这么着急,一再地说,我不去找你,你咋不来看我呢,然后还一个人走来走去,在城阙那么僻静的地方。可是诗的结尾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原来是一日不见,才一天没有见面而已,就好像多长时间过去了似呢?注意这个三,古代汉语中的三不是确指,它是一个泛指,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一天,就好像很长很长很长,一年两年,很久很久的时间过去了一样。那么一个陷入爱情的可爱率真的女孩子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学诗唱诗写诗,让诗歌进入百姓生活

  学诗唱诗写诗,让诗歌参与到我们人生的方式,正是我们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诗教。我们中国历史上一直有诗教,古代以《诗经》为六经之首,探索出一整套通过唱诗、学诗、写诗来进行青少年启蒙教育和成年人修养身心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这就是诗教。而且这种诗教呢,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之久。直到今天,你想中国诗词大会也好,经典永留传,只要是我们中国人谈起诗,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心中与之共鸣,这就是诗一直都在我们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流淌着。

  此外,不仅仅是学习、研读它,更重要的是歌诗、唱诗,这种唱式的形式呢也一样就是我们中国古人他对于诗的理解,你想从《诗经》所开启的诗是可以吟唱的,《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真的全部都是配乐的唱词。

  在古人心目中,诗就是唱出来的,通过艺术化的把文学能够更大化传播的这种音乐的形式,能够让诗之中那一种情怀美,伦理道德之美,音乐美,文辞美,一体化地,很简单地具体地能够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血脉,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比如乡饮酒礼,就是从西周时期开始的,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三千年的一种礼仪,这种礼仪就是在正月的吉日,选择一个好的日子,由地方的长官来主持,把当年度对自己乡里最有贡献的人请到一起,请他们吃个饭,吃饭的时候由这一乡里的老者来作陪,体现尊老、尚贤这样的一个主题。宴席之上年轻人陪侍在末座,让年轻人看到这个社会的一种风尚和导向,宴席是要有音乐来伴奏的,唱的是十八首《诗经》中的篇章。

  我国自古就有这种诗词吟唱的传统,《诗经》305篇,全部都是配乐的唱词。而且这种唱词呢它还不是简单化的仅仅是从音乐上来彰显诗句的文辞之美而已,它同时还把诗、音乐和礼仪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所以我们提到我们古代的思想的时候,往往是说礼乐思想,礼和乐还有文辞、诗句,他们仅仅的联系在一起就存在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对于我们中国的古人来说呢,诗不是远方,诗就是他们的生活。诗与歌本来就是同源异体的,所以我们说《诗经》,它是我们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实它也是我们中国第一部歌词集,也是我们中国第一部的歌词集。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匡万忠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